旅游按下重启键,扬州打出组合拳

2020年04月05日 08:10:15 | 来源:扬州晚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馥园牡丹盛开。 王乃驷 摄

  高邮湖上花海

  疫情防控形势不断向好的情况下,扬州景区正逐步恢复开门迎客,重启之后的旅游业状况怎么样?日前,由市委宣传部、扬州报业传媒集团、扬州广电传媒集团联合主办的《市民论谈》,邀请文化学者、景区负责人、旅游行业代表以及市文旅局的代表,共同探讨了这些话题。

  扬州旅游按下重启键

  外地游客人数正在逐步增加

  2月22日,瘦西湖、运河三湾风景区、宋夹城景区率先开放。3月16日,东关历史文化旅游区、汉陵苑、京华城、凤凰岛生态旅游区、润扬森林公园、仪征天乐湖、高邮文游台开放。3月21日,个园、何园恢复开放。随着疫情防控态势持续向好,越来越多条件成熟的景区开始科学有序开放,扬州旅游市场按下了重启键。

  3月21日上午,瘦西湖景区迎来今年疫情发生后首个外地旅行团——79名南通游客。“瘦西湖自恢复开放后至今,总入园游客量近25万人,购票游客也就是外地游客是26671人。”瘦西湖主任助理郭卓荦介绍,购票游客量3月15日首次突破了1000张,3月22日突破3000张。随着疫情形势向好,复苏反弹的动力在不断增强。

  “3月16日,东关街复街当天,游客就达到1万多人。”名城公司副总经理吕宏强介绍,大部分都是本地市民,外地游客较少,大概不超过10%;随着疫情进一步好转,近期外地游客人数也在逐步增加。

  西园饭店执行总经理王洪波介绍,从2月25日恢复营业至3月初,入住率仅为10%。随着国内疫情的有效控制,本月中下旬入住率有所上升,但和往年近90%的入住率还有差距。

  学者华干林说,疫情对于旅游业的影响主要有两点,首先是心态要平衡。因为这场疫情它不是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而是波及全球,受疫情影响的行业也是很多的,旅游当然也是首当其冲的一个。第二个是要提升信心,扬州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名城,在疫情缓解或得到控制的时候,扬州的旅游恢复起来要比其他的城市快。

  游客出游意愿偏谨慎

  景区筹划养生研学等产品

  从一组调查数据显示,疫情过后,游客出游的意愿偏谨慎,那么景区要恢复以前的人气还需要多长时间?

  郭卓荦认为,从调查结果不难看出,这次疫情对游客心理产生的压力是很明显的,尚无法判断旅游业回到正常状态还需要多久,但当前旅游景区应当坚持苦练内功,丰富内涵,以充分的准备、优质的服务、精准的营销来吸引游客,早日实现复苏。

  “不少旅游网站分析认为,‘五一’可能是中国旅游启动的第一个出游高峰。”市导游协会秘书长龚吉林说。

  今年“五一”将迎来长达5天的小长假,扬州旅游如何抓住“五一”小长假机遇?

  “我们将对景区餐饮、酒店、演艺等优势资源进行整合,精准营销。”郭卓荦介绍,升级现有的旅游产品,结合疫后人们对于健康、休闲、自然的向往,推出各类的花卉、研学、养生等旅游活动。

  “疫情之后,将抓住人们重健康、重养生的心理理念,策划一系列活动,在参与性上面寻求突破。”天乐湖生态旅游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兴香说。

  多举措提振旅游

  培育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市文广旅局政策法规处处长谭兴文介绍,接下来,文旅局将重点从几个方面提振春季旅游市场。首先精准有序地指导旅游企业复工复产,截至3月29日,全市55家A级旅游景区,已经有31家对外开放。其次,出台游客招揽阶段性奖励政策刺激旅游市场,调动广大旅行社面向扬州客源的积极性。第三,携手旅游企业,加强与途牛、同程等国内知名网站平台合作,设计并推广烟花三月特色旅游线路和产品,后续还将陆续开展不同主题、不同线路体验的自驾游产品和活动。

  “今年扬州继续出台了‘3号文件’,多举措提振。”谭兴文介绍,文旅局正全力推进文化资源进景区,一些文旅消费区集聚区和重点旅游项目建设,重点是收集梳理各旅游企业对文化活动的需求,指导文化单位认真准备各类文化活动;加快推进华侨城、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等重点旅游项目建设,预计华侨城一期梦幻之城和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将分别于明年上半年和明年7月开园。此外,为了提升夜品扬味体验,文旅部门会同相关部门正进一步谋划如何培育壮大双东街区、明月湖商圈、虹桥坊等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来源:扬州晚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