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时间多了,我也没有什么爱好,平时就爱看书看报,顺带着把上面刊载的革命烈士生平资料剪下来,做成剪报集。10多年时间里,我搜集了400多位烈士的资料,做成了10余本剪报集。”4月2日上午,在西湖镇翠岗社区紫薇苑周慎喜老人家中,这位有着63年党龄的老党员向记者展示了他的剪报集,一张剪报就是一个烈士的感人故事。
周慎喜制作的“烈士剪报集”
退休后收集烈士事迹
10多年做成10余本剪报集
周慎喜今年87岁,退休前曾经在机电局抗排站工作过,后到一家国营砖瓦厂当过车间主任。老伴也是一位有着62年党龄的老党员,曾当过村里的会计。老两口平时节衣缩食,生活十分节俭,参加社区公益活动却十分热心。
老人从床铺下面的纸箱中拿出一本本剪报集。这些剪报年代久远,纸张发黄,但400多位烈士的生平资料装订得很工整。记者翻阅周老的剪报集,其中有为推翻满清政权而牺牲的“鉴湖女侠”秋瑾,有就义前以一纸《与妻书》表达对祖国对家人深沉热爱的反清志士林觉民,有雨花台革烈士郭纲琳,还有近几年才解密的中共地下党员、“无名英雄”朱枫烈士等人。400多位烈士中,既有在残酷革命斗争中牺牲的英烈,又有和平年代为保护人民群从生命财产而献身的平民英雄。所有烈士的资料集聚在一起,老人平时经常拿出来翻看,从中汲取精神动力。
“我们退休后,不用再像以前那样忙了,学习的机会多了。我就自费订阅了《新华日报》《扬州日报》和《扬州晚报》,认真阅读上面的文章,特别是看到刊载烈士生平的文章,就把它剪下来。有时在社区看到其他报刊上有这方面内容,我也把它找来,看过后剪下来,一并装订收藏好。”周老说。
烈士事迹像一面镜子
作为“家风”的生动教材
“烈士的生平事迹就像一面镜子,每个党员都能用来照照自己,看看自己是不是符合一个党员的标准。”周老有三个孩子,有的是公务员,有的在民营企业工作。他要求子女们,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能自觉对照学习烈士的品格,坚定自己的人生信仰,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干好工作。“工作要认真,一定要好好干,精益求益才行。”
在周老最新的剪报集中,收录了在抗击疫情中连续工作18天、积劳成疾牺牲的南京中医院原副院长徐辉。周老激动地说,为抗击疫情而牺牲的“白衣战士”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抗击疫情期间,老两口也到社区党支部捐了款。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战争年代,烈士们工作生活的条件比现在不知要差多少,可就在那样的条件下,他们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我们今天生活富足,这样的日子烈士们一天也没有过过,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珍惜今天的幸福,不好好工作呢?”周老说。
(来源:扬州晚报 编辑/张闻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