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入境的第一道大门是机场口岸。3月29日,国家出台了“每家航空公司经营至任一国家的航线只能保留1条,每条航线每周运营班次不得超过1班”的规定,虽然航班数量减少了,机场口岸的防控工作却丝毫不敢松懈。
在南京禄口机场,记者看到,为严防交叉感染,确保零差错零疏漏,南京禄口机场实施入境航班逐班验放清场,设置专用停机位和廊桥位。
飞机落地之后,工作人员首先到飞机上对所有的乘客进行了一个体温检测和医学巡查,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的旅客将被专车转运到定点医院,前后排密切接触旅客和无症状旅客再分批次下飞机,从专用的通道通行,并在不同区域分别接受检查、登记和咽拭子采集检测。南京禄口机场海关关长沙锦锋介绍说:“为了优化现场布局,增设了负压隔离单元等设施,将采样点由2个扩充至13个,实现‘房等人’。”
入境的旅客,在经过海关和边检的层层检查之后,会集中进入到南京市公安局设立的这样一个分流处置区,在这里会进行进一步的信息登记工作。
“我们会在这个区域对他的身份进行识别,对他的健康码进行识别,对他的人员信息进行登记。登记结束之后,我们会按照他所要去往的地方进行分别的登记进行分流,给江苏省内的各市和省外的各个省进行分别处置。”南京市公安局治安支队三大队教导员赵澄介绍说。
记者现场看到,在分流处置区外,南京各区和省内其他12个市,以及安徽、福建、山东工作组严阵以待,他们接到相应入境旅客后,第一时间安排入境旅客穿上全套医用防护服,最大程度减低感染风险。
江苏省涉外联防联控指挥部口岸工作组南京空港工作组组长、省外办一级巡视员黄锡强告诉记者:“接手完以后登记,登记完手续以后由各个市负责接送到各个市的接驳点,南京市的话通过接过来以后分散到11个区,全部完整的闭环送到各个区。”
对于机场口岸的防控工作的严密,入境旅客也表示很安心:“对于境外人员的处理措施也是蛮到位的,也是很负责的,我们能回来就会觉得很安心,现在因为说实话,中国是最安全的。”接下来,所有入境人员将接受14天的隔离医学观察。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刘秋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