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家不宅专业 大学生搭建线上平台解“两难”

2020年03月31日 15:53:15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你们的菜真不错。关键时刻有你们真方便。”“小伙子很棒,解决了我们果农的燃眉之急。”江苏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大三学生南旭东发挥专业优势、开发“淘鲜拼购”线上平台,解决防疫期间甘肃天水市民“买菜难”、农民“卖菜难”的“两难”问题。

  目前平台上线一个多月,服务覆盖天水当地43个社区,注册会员近6400人,单日平均配送逾1000单,成交总额超32万元。

  【停课不停创,助力物资保障】

  日前随着疫情的发展,全国各地都加强了城市社区管理,不仅严控人员进出,一些小商铺、农贸市场等纷纷暂停营业。年前放假在甘肃老家的南旭东前往超市采购时发现,土豆、西红柿等果蔬价格普遍上涨了10%-15%,品相也并不好。同时,他注意到当地政府发布相关激励政策鼓励企业与指定贫困农户对接,推进电商发展。

  面对疫情期间物价上涨、物流中断、供需失衡,南旭东欲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主动对接市场,成立公司搭建线上生鲜平台,解决“买不到”“卖不掉”问题。

  恰逢春节假期,人力物力如何筹备?“我从前的创业经历帮了大忙。”南旭东其实是个创业老手,从高中到大学,做书刊出版、经营二手书市场、开发二手物品交易App,结交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创业青年。

  此次为寻找创业搭档,南旭东在微信群分享了自己的创业计划,高中一起创业的4名小伙伴立即响应,申请加入团队,着手前期准备工作。通过伙伴们的积极沟通,团队享受了政府“绿色通道”服务:线上办理了临时资质、获专人一对一协助办理各项审批事项、协助对接受困农户……南旭东则利用3天时间在自己的二手物品交易App源代码基础上进行修改调试,快速搭建新平台。据悉,该App是南旭东的大学创业团队花费半年时间独立设计研发。

  团队5人分工协作、加班加点,最终仅用8天时间完成了“淘鲜拼购”平台的搭建测试、仓库选址、农户货源对接,配送资质办理、车辆通行证办理,小区自提点设立、配送司机和分拣人员的招募等一系列工作。

  【勇担社会责任,传递暖暖温情】

  怀着一腔热情就想为抗疫出份力。然而,南旭东逐渐发现,“身上的担子不一般。”团队5人均是95后,生活经验缺乏,忽略了果蔬的存储要求,也错估了市场需求量。当平台上线第二天订单量暴涨10倍时,由于没有足够的人手及时进行分装,当天在农户手中采购的20%果蔬腐坏变质。

  “您有一份退款申请,请及时处理。”看着不时因无法按时配送跳出的退款申请,南旭东立即召集团队调整运营模式,启用预售制度,增加人员招募。战略调整的同时还要保证平台正常运营,分装打包人手不够,团队成员就亲自上阵,“上线头两天,我们每天差不多只睡两个小时,稍作休息就继续打包。”通宵工作成为南旭东团队的“家常便饭”。

  冒着疫情传染风险、牺牲与家人团聚的时光、高负荷的工作量……精神压力与体力压力同时袭来,团队成员们不是没有犹豫。为振奋精神、提升战斗力,南旭东不断为团队搜集转发暖心评价、定期通过视频会议探讨棘手问题,顶着压力做好团队的“定海神针”。

  “偶尔出错没关系。如果需要,我们全家可以去你们仓库免费帮忙。”“滞销变畅销,大学生就是不一样!”大年初七,合作农户带着年货上门致谢……南旭东团队愈发体会到,也许自己的创业事业很弱小,但承担的社会责任、凝聚的关怀与温情并不小。

  【稳扎稳打,学业创业两不误】

  近日江苏省发布了高校开学时间,南旭东即将开学返校,如何保障平台的常态化运营成为下一阶段面临的新问题。同时,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各行各业逐步复工复产、电商热度有所回落,如何实现精细化运营、留存用户也是一大挑战。

  面对新问题新挑战,南旭东按部就班带领团队参观复工企业、洽谈产销合作、重选办公地点、完善公司制度、扩充团队规模……同时,他也兼顾学业,每天在各类线上知识平台自学管理学、经济学等企业管理专业知识。

  一直以来,南旭东认为,盲目急躁是大忌,理论和实践同等重要。2月24日起,学校开启的线上教学,为南旭东安排学习工作提供了灵活性。“创业时,得到了很多社会力量的支持。而做学生时,也总能得到来自学校、老师的保护。”大三的南旭东目前一周只有五节课,当白天课程与工作冲突时,通过与任课老师沟通,便可晚上观看课程视频回放,完成各项学习任务,确保学业创业两不误。

  运营“淘鲜拼购”平台,南旭东是打算当作长期事业去做的。对他来说,单一的学科知识远远不能满足创业的实际需求。未来,南旭东计划跨专业读研深造,在拓展视野中逐渐完善知识结构、增强创新能力。他相信“只有稳扎稳打,才是做强做大的根本。”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姚伟 通讯员/高雅晶 编辑/韩瑜)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