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晨6点,
当不少人还在梦乡沉睡时,
85位苏州老师
已经陆续从家里出发前往各区集合点。
今天下午,
他们将从南京禄口机场出发飞往新疆,
开启新一轮的援疆支教工作。
出发之前,
他们在晨光中互相拥抱、打气。
记者了解到,
这些老师都是通过层层选拔脱颖而出,
他们平均年龄40周岁,
其中不乏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学科带头人等等,
荣获市区级以上各类荣誉称号的教师有53人,
占比超过六成,
可以说是苏州教师队伍中的“精兵强将”了!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还有10名首批支教教师选择了继续留疆支教。
退休了也要援疆支教!
今年61岁的王运帮是此次援疆支教团年龄最长的一位,早在2018年,他就成了苏州首批援疆老师之一,在去年11月,他到了退休的年纪。
退休之后的王运帮做了个决定,继续去新疆支教!
“我身体还算健朗,想用退休之后的时间做更有意义的事情,新疆需要老师,那我就到新疆去。”谈起自己的初衷,王运帮淡淡说道。
花甲之年的他,和新疆孩子早已结下深厚的友谊。王运帮告诉记者,2000年起,自己所在的苏州高新区第一中学成为全国首批承办内地新疆高中班的13所学校之一。
从那时起,他便担任了新疆班的首任管理处主任,一直到2018年8月支教前。
整整带了18年新疆班,加上一年多的援疆支教,他把19载最好的光阴奉献给了新疆教育事业。
如今,他将再度出发,前往边塞江南,和最爱的孩子们见面。
想带孩子们走过高三,不留遗憾
对于苏州市第六中学老师章超来说,新疆,这一片位于祖国西北边陲、距离苏州5000多公里的辽阔土地,是自己的第二个家。
这次再度支教新疆,是因为她仍牵挂着和自己相伴一年半时间的孩子们。
“从高一到高三,我想完整地陪伴着他们三年。”章超说,为了和孩子们见面,她还带上了在苏州博物馆买的小纪念品。
“那边的孩子非常淳朴,每当我在课上提到苏州,他们眼神中的向往之情总令我动容。”回忆起自己的新疆学生,章超有说不完的话。
作为一名援疆教师,不仅要教好所带班级的学生,更要带好一批当地青年教师,用苏州先进的教育理念,灌溉帕米尔高原上的种子。
为此,章超利用举办讲座、开设公开课等方式,提升当地教师队伍的学科素养。
“希望在新一轮的支教工作中,能够和当地的老师多多交流,为他们的教学工作提供我力所能及的帮助。”章超说。
大学时代的梦,终于完成了
这次的出行,在景范中学校体育老师刘行眼里,是26年中少有的“长途旅行”。
1993年出生的他,去年才踏上教师工作岗位,没满一年,他便收拾行囊,前往中国边疆之地。
“大学时候,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能去新疆支教,但当时因为种种因素没能实现。”刘行告诉记者,当知道自己有希望能成为苏州第二批援疆支教团的一员,他开心得一晚没睡着觉。
“我当时很忐忑,怕父母不同意,所以我用了‘迂回渗透’的方式。”刘行说,他循序渐进地向父母提起新疆,一次次加深他们的印象,等正式告知父母的时候,父母都给予了自己支持。
在他的行李中,记者发现,书籍占了不少的空间。“希望能把自己的知识传递给新疆的孩子们,为教育献上一点绵薄之力,与此同时,我自己也要不断努力学习。”
2017年,
教育部启动了“援藏援疆万名教师支教计划”,
苏州积极响应,
选派的首批85名优秀教师于2018年8月出发,
对口支援新疆克州阿图什市五所学校,
目前已圆满完成支教任务。
在首批援疆教师的努力下,
现已初步形成了苏州教育援疆的
特色和区域援助的格局。
第二批援疆支教老师们,
将怀着梦想和期待,
带着爱与热情,
把教育的种子继续播撒到新疆的土地上!
(来源:看苏州 编辑/钱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