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燃气管网,串联着寻常百姓家的人间烟火;一场消险改造,构筑起地下生命线的安全屏障。
记者从南京市建委获悉:经过连续22天奋战,昨天(3月30日),南京北京西路危旧燃气管道消险改造工程正式完工。2.3公里长的燃气管道“脱胎换骨”,重获“健康”。

工程背景——
作为南京市区重要干道,北京西路两侧遍布省级机关、学校和居民小区。道路沿线燃气管道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老旧的铸铁管道在长年使用后强度下降,部分接口密封圈出现老化,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为提高燃气安全使用系数,南京市建委牵头南京市鼓楼区政府、市交通局、市交管局、市环保局、市城管局等部门,成立工作推进协调小组,南京港华、二道排等参建企业具体实施。
民主整治,架起政府居民“连心桥”——
燃气管线改造作为一项惠民工程,取得居民用户的积极支持是必要前提。
工程启动前,南京市宁海路街道、湖南路街道对沿线的省级机关、学校和居民住户进行了走访,做好施工的宣传公告和沟通解释工作,并通过设置居民接待点,及时收集听取意见建议,积极落实整改,取得道路沿线单位和居民的充分理解和支持。
保障交通,实现施工出行“两不误”——
为降低施工对交通带来的影响,改造工程分为三个施工作业段同时推进:虎踞北路-西康路(760米)、西康路-北京西路20号(885米)、鼓楼四条巷-鼓楼街(665米)。


按照“晚上保施工,白天保交通”的方案,工作日晚上21点至次日6点错峰施工,周六、周日全天施工。
工地的沿线机关单位、小区门口采取分段围挡作业,确保车辆和行人的出入。
每个工作日早餐6点前,施工沟槽及时回填到位,并做好临时硬化,确保6点以后撤除围挡,恢复车辆正常通行。

施工现场围挡两侧设置了交通指示牌和警示灯,并派专人在夜间疏导交通。
精细施工,打出防尘降噪“组合拳”——
改造项目落实落细各项扬尘管控措施,施工单位、环卫部门安排专人对施工区域进行洒水降尘和清扫作业,并通过雾炮车对道路全线进行流动降尘,将施工对环境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

施工现场重点部位设置了空气检测装置,南京市、鼓楼区环保部门通过在线监测平台,对施工扬尘管控进行实时监督。
避免夜间施工噪音扰民,工程在晚上十点前就停止破碎作业,并采用了静音发电机。
创新工艺,燃气管道用上“黑科技”——
为了提升燃气管道的可靠性,延长使用周期,此次改造将原先的老式铸铁管道更换为全新的防腐钢管,具有耐低温、耐腐蚀、韧性好、不易泄漏、寿命长等特性。


管道接口采用熔接连接,不存在接口泄漏的危险,能很好地解决管道断裂、漏气等安全隐患,为燃气管网安全运行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许宸 编辑/蒋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