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苏网讯 近日,中华遗嘱库向社会发布了《2019中华遗嘱库白皮书》,首次公布了60岁以下人群订立遗嘱的大数据:截至2019年底,中华遗嘱库已登记保管了16.5万份遗嘱。而最新数据显示,订立遗嘱人群出现年轻化、遗嘱中财产多元化等新趋势。
40岁人群是立遗嘱主力 更关注自己和子女婚姻风险
数据显示,2017年到2019年间,我国中青年订立遗嘱人数稳步增加。其中,40周岁到49周岁年龄段立遗嘱人的数量增长迅速。往年,大多数立遗嘱人都是在60周岁到70周岁的老人,现在数据显示,40周岁到49周岁的人群的立遗嘱人占比已经35%左右了,他们更关注婚姻风险以及将来子女的婚姻风险,都是他们考虑的因素。
遗嘱中财产种类更多元 老人和子女是主要继承者
白皮书发布的数据,还专门对中青年立遗嘱人群的遗嘱登记财产类型做了详细分析。和60岁以上立遗嘱人相比,中青年立遗嘱人登记的财产种类更多元,甚至包括了虚拟资产。中青年人他们名下还会有公司股权,微信、支付宝、游戏账号、QQ,还有另外一些像保险、车产之类的,都会写进遗嘱当中。
很多订立遗嘱的中年人,家庭成员包括父母、配偶和子女。他们在订立遗嘱时,财产分配会更倾向于老人和孩子。大多数会担心意外发生后,自己的父母和孩子会得不到很好的照顾,所以大多数人会把财产的订立,给自己的孩子或自己的父母继承,在给孩子继承的时候,大多数人会选择“属于个人资产”,他们越来越关注自己财富传承问题,他们对自己财产的保护意识是非常强的。
老人订立遗嘱更加理性 优先保障配偶晚年生活
白皮书数据显示,60周岁以上老人在订立遗嘱时,“子女直接继承”的比例逐年下降,而“配偶先继承、子女后继承”的比例却逐年上升。而江苏老人在订立遗嘱时,更倾向于把财产留给孙辈。
中华遗嘱库江苏第一登记中心法务专员郭琳告诉记者:“很多老年人夫妻来我们这边订立遗嘱,他们往往第一选择,都是夫妻之间先进行一个相互继承,然后再把儿子辈或孙子辈的,设为一个后续继承人,我们也推出了爱心督护的服务,老人可以指定某一个自己信任的人,作为自己的监护人,在未来可能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的时候,来料理自己的老年生活,大多数老年人觉得,哪个子女对我好,我就会把我的资产留给哪个子女。”
目前,中华遗嘱库在北京、天津、广东、江苏、广西、上海、重庆、杭州、新疆9个地区设立了登记中心。江苏第一登记中心在南京,地址在青云巷31号,如果有需要可向他们联系咨询。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吕莹莹 编辑/梁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