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诗词去寻春:舌尖上的春天

2020年03月29日 16:24:08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中国有句古话:四季更替,适食而食,不时不食。春天之于江南,不仅是烟雨朦胧的春光春情,还有新鲜爽口的时令风物。当诗人们把它们写进诗句当中,文字就有了烟火气,有了生活的温度,那么春天也顿时变得美味生动了起来。跟着诗词去寻春,一起来感受一下常州舌尖上的春天。 

  舌尖上的春天是新鲜的味道,田野乡间的嫩绿叶菜,有多少人能抵制住舌尖上蠢蠢欲动的味蕾?荠菜,是老百姓餐桌上最常见的一道叶菜。它的菜叶形如锯齿,在每年的三四月份最为鲜嫩,无论清炒、做汤、做馅儿都别有风味。连诗人苏东坡都发出“时绕麦田求野荠”的感慨,诗人陆游更是在《食荠》中写道:“日日思归饱蕨薇,春来荠美勿忘归。传夸真欲嫌茶苦,自笑何时得瓠肥?”

  阳春三月,正是采食香椿的季节,香椿,是属于春天的菜,清代文雅之人唤其为“吃春”。香味独特浓烈,总有一股清新笼在舌尖。唐代诗人牟融在《送徐浩》中有“知君此去情偏切,掌上椿萱雪满头”的佳句。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赞道:“菜能芬人齿颊者,香椿头是也。”元好问在《溪童》写下:“溪童相对采椿芽,指拟阳坡说种瓜。想是近山营马少,春林深处有人家。”

  春风催草芃,春雨滋韭碧。历代文人墨客颇爱韭菜,如清代文学家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八回中的名句“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杜甫笔下的韭菜更为鲜嫩,满是春天的味道:“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梁。”其在苏东坡的眼里也是一种美味:“满园春韭随意剪”写出了他在春日里吃韭菜的愉悦心情。宋代刘允成的《夜雨剪春韭》则充满着诗情画意:“杜老情何恨,东风夜雨春。炊梁留客款,剪韭存时新。”

  舌尖上的春天是鲜活的味道。江南的春季水土丰润,滋养的不仅是植物,鱼儿亦是鲜妙无比。无论是《渔歌子》中的“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还是苏东坡笔下的“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都深刻描绘了一幅生动美味的品春之趣。而春天也正是播种育苗的时节,鱼苗在养殖户的眼里承载着收获的期盼。

  春光春景、春菜春鱼,曼妙的春天就在一景一物、一蔬一饭、一朝一暮中流转生辉。这些美味的风物不止是食物,也是那股“天地俱生,万物以荣”的生机,是大自然充满诗意的馈赠。

  (来源:《零距离》记者/胡艳 编辑/贝茜)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