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人大明确10项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专题监督“任务清单”

2020年03月25日 17:43:42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我苏网讯  今天(3月25日),南京市人大常委会就人大代表开展民生实事项目监督工作召开部署会,即日起,南京市人大常委会将组织10个监督小组,对市人大代表首次票决的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动医养深度整合等10项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开展“一对一”的专题监督。

  “今年初市人代会首次票决产生的10项民生实事,是我们对全市人民群众的承诺,是‘没有退路’的民生工程。全市人大机关要依法履行人大监督职能,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组织市人大代表对项目的实施进度、工程质量、社会效果开展全程监督,以高质量监督推动项目更好地实施,将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不辜负850多万市民的期待。”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龙翔说。

  “524名市人大代表+市区人大”齐参与,最强力量投入监督

  在今年南京市人代会上,由500余名市人大代表投票决定的市政府2020年重点实施的10项民生实事包括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动医养深度融合、方便群众交通出行、实现更高质量就业、推进垃圾分类治理、改善群众居住环境、改造治理棚户危房、提升健康服务水平、治理城市水环境、丰富群众文体生活。

  2月底、疫情防控工作十分紧张的时候,南京市政府就对项目落实进行了任务分解,目前已经进入“政府办”的关键阶段。

  南京市人大也将此列入今年监督工作的重中之重,记者从《关于组织市人大代表对2020年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开展监督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中了解到,市人大常委会组建10个市人大代表监督小组,对10项民生实事实施项目进行“一对一”的靶向精准监督。

  “每个市人大代表监督组由四个方面人员构成: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11工作机构,11个区人大常委会以及江北新区、南京警备区政治工作处,市人大代表专业组,各区的市人大代表小组。”市人大常委会人代联委主任吴成钢说。

  “老百姓的事,就是最大的事!在民生实事监督中,市区人大联动投入‘史上最强监督力量’。”他告诉记者,全市524名市人大代表通过各区的市人大代表小组全部编入10个监督组,对10项民生实事项目展开全程监督。“市人大代表来自各行各业、各个领域,工作和生活在市民之中,群众想什么、需要什么,他们最清楚。由他们来监督,有利于这些民生实事真正办到市民心坎上”。

  “专业组+交叉监督”双管齐下,专业力量让监督组“眼睛很毒”

  民生实事项目涵盖了公共交通、住房保障、城乡环境、教育、医疗卫生等多个领域,有些工作的专业性很强。为此,这次人大专题监督特别彰显专业监督的力量。

  比如,在牵头单位配对上,“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项目由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来牵头监督,“改善群众居住环境”项目的监督则由市人大常委会环资城建委负责牵头,由对口联系的工作机构来牵头协调,有利于把监督做得更精准、更精细。

  同时,注重引入市人大代表专业组参与监督,将让各监督组长出“火眼金睛”。“代表专业组是根据市人大代表的职业背景、行业特点、工作专长分别组织起来的,组员多是行业精英和专家型人才,他们的眼睛更狠毒,发现问题更精准,监督更有力。”市人大代表社会建设专业组组长,市公安局刑事侦查局纪委书记、副局长潘维告诉记者。

  《方案》还明确,为了能够更好地依靠专业力量开展监督,还明确了各组可邀请具有相关专业知识背景的非本监督组的市人大代表参加督办活动;有的区除了安排的监督事项外,如果对其他实施项目有关联或者有兴趣,也可以主动参与到其他项目的监督中去。

  “强化专业监督,一方面是为了发现问题更精准,另一方面是为了提出的解决问题的建议更专业、更可行,助推项目高效推进、高质量实施。”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说,各组在监督中重点要对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建言献策、牵线搭桥和协助推进。

  “任务清单+路线图”清晰明了 严密组织让监督“有序有效”

  “监督组将采取听取汇报、随机查访、代表持证视察、听取第三方意见及社会反响等5 种方式,对民生实事项目推进情况进行监督。”市人大常委会人代联委负责人说。

  据了解,专题监督中,每个监督组既要听取项目实施单位的总体安排、实施计划、存在问题和困难,也要对在建工程进度、质量和安全管理情况提出意见建议;既要关注项目的进度和资金使命情况,也要关注项目质量是否可靠、细节处理是否到位等问题。

  记者注意到,《方案》还明确了专题监督的“时间表”“路线图”,要求“全年监督活动不少于3次”:6月份重点开展主题视察活动,各监督组可采取听取汇报、开展实地视察检查等方式展开;8月份重点开展主题接待活动,结合市人大代表政务中心联系点接待活动,围绕民生实事项目的推进情况,收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10月份重点开展项目监督工作的质效评估活动,对标找差,补缺补短,促进和推动民生实事项目的顺利完成。

  “有了这样的严密组织,我们有信心为南京老百姓‘把好关’,通过高质量的人大监督,推动10项民生实事项目高效实施,做成市民放心的精品工程。”牵头“推进垃圾分类治理”项目监督的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法制委副主任委员夏德智对记者说。

  “三报告一测评”组合监督项目情况,测评结果将向社会公开

  据了解,各监督组须根据监督情况,在今年12月份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召开前10日,形成书面监督报告报市人大常委会,书面监督报告要对项目完成情况作出评价。市人大常委会人代联委形成市人大常委会关于民生实事项目监督情况报告,与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完成情况报告、各监督组监督报告,一并提交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在此基础上,市人大常委会对民生实事项目实施完成总体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在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将测评结果书面印发全体市人大代表,并向社会公开。

  “为了加强10项民生实事项目的过程监督,在8月下旬召开的市人大常委会会议上,市政府还将向会议报告各项目进展情况。”市人大常委会新闻发言人、研究室负责人告诉记者,市人大常委会寓支持于监督之中,目的是通过组织民生实事项目专题监督,与市政府共同发现问题,共商解决方案,推动10项民生实事项目按期高效完成。

  “各项目的时序进度、推进质量、社会效果将全程自觉接受市人大代表的监督,并按照人大反馈意见及时组织整改。我们将在市全体人大代表的监督支持下,办实办好民生实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10项民生实事具体实施单位之一、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罗聪懿  通讯员/肖日东  编辑/张闻芝)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