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汉市江夏区育才社区,有一对六十多岁的夫妇,因为女儿嫁到了苏州张家港,所以他们常年都和女儿在江苏生活。春节前,老两口回武汉探亲,本想着正月十五就返程,但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武汉封城,交通阻隔。五十多天过去了,他们还好吗?
3月23日,武汉江夏区育才社区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拎着蔬菜、牛奶、大米,来到了老周夫妇在武汉的家中。
临近中午,大伙看到老两口还没做饭,立刻又忙活开了。择菜,洗菜。
春节之前,老周家里储备了不少荤菜,但是新鲜蔬菜仍需经常购买。为此,社区组织了居民宅家网购活动,家家户户在小区微信群内接龙列菜单,这一度让老两口很着急,担心掉队。
秦国财老人说:“我说我不会接龙啊,志愿者小姑娘说没事,我给你买。我很感激,这个小女孩真的不错,有的时候我说给钱给你,她还说,你还给钱啊。”
正在二老犯难的时候,爱心志愿者主动上门精准对接,当起了他们的“代购员”“服务员”。
老周夫妇口中的小女孩,是武汉市交投集团的90后下沉社区党员戈连棣。老人子女不在身边,小戈成了他们另一个“女儿”。
戈连棣说:“老人女儿就在群里加了我的微信,就说感谢我。这次疫情中,我真的很愿意为他们服务,我们志愿者嘛,本来就是城市的毛细血管。”
作为武汉人,也是新江苏人,老两口每天都会看新闻,关注江苏医疗队在武汉的动态。
周瑞鑫老人说:“我看到以后有那种亲和感,因为我们在张家港住的时间比较长,那边也是我们的故乡,这边也是我们的故乡,我们可以说有两个家。”
没事通过视频逗逗江苏的两个外孙,和志愿者拉拉家常,日子虽然平淡,却并不孤单。
老周两口子所在的育才社区共有4800多户居民,1万多人口。社区严格封闭管理期间,小区疫情防控、患者转运送医、居民团购送菜等事务都由社区十多位工作人员和广大志愿者撑起了一片天。
江苏医疗队在武汉奋战,武汉志愿者“女儿般”照顾这对滞留老人,这是江苏湖北深情厚谊的缩影。遇到难处搭把手,相信疫情很快就会过去。
(贾威 魏玉卿 孙杨利 报道)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