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日志|党员先行不只是口号,我们用行动证明!

2020年03月25日 00:04:54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日志作者: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 肿瘤内科 副主任医师 吴付兵

  工作地点: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已归宁,在休整中)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先后派出59名队员驰援湖北,我就是其中一员。我是医生、党员,疫情威胁老百姓的健康,我理应往前冲,2月9日我和其他29名队员,跟随江苏省援武汉第五医疗队前往武汉。

  根据前线指挥部统一安排,我和队员们一起进驻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接管轻症病人。体育中心方舱医院满舱收住560多位患者,来自江苏省不同地市的10支医疗小队被分成10个医疗小组,我成为南京队的进舱医疗组长,同时也是前线临时党支部纪律委员。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吴付兵在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

  疫情就是命令,仅用三天时间,医疗队便完成方舱医院收治病人的一切准备。我清楚地记得,接手的第一班是在一个雨雪交加的深夜,我们一夜未眠,有对未知疫情的担心,但更多是战胜疫情、救治患者的信心和勇气。我带着医疗小组组员们深夜12点出发,从驻地到医院,再穿戴好防护装备,已是深夜2点。作为组长,我反复查看每一位队员的防护服穿戴情况、进舱后的工作情况,要确保每一位队员不会感染。

  从进舱准备到出舱,再交完班回到驻地,差不多12小时无法进食喝水,回到驻地彻底清洗消毒后才能休息。每一个班次是6小时,一个班次下来,防护服里面的衣服早已湿透,护目镜上的雾气液化成水滴流下来,冰凉一片。患者普遍有或多或少的焦虑情绪,除了正常的诊疗工作,医护人员还要花大量时间和耐心与患者沟通,做心理疏导。身体的疲劳已经达到极限,但是作为党员的我,依然坚持带领医疗小组顺利完成工作,带头加班加点,书写大量病历。

  紧张的工作昼夜不分,最开心的当然是有患者陆续出院,这是我们的辛勤付出最大的回报。同时,新的问题出现在我面前,舱内需要心理疏导、疾病咨询的工作越来越多,8位医生根本忙不过来,当班的6小时几乎每分钟都在面对咨询,疏导患者。为了解决此难题,我把方舱医院6个区块的党员患者召集起来,配合医疗小组一起对需要帮助的患者进行心理疏导。这项工作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医疗小组的工作压力。

  我和医疗小组队员除了承担观察轻症患者病情变化、及时确诊重症患者等日常医疗工作,与其他专家共同会诊协商患者治疗方案的任务,还担负着方舱医院舱内、舱外所有事务的协调统筹工作。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休息的时间更少了,但医疗小组队员们从无一点怨言。

  3月8日是值得永远记念和激动的日子,一个月昼夜奋战,最后8名患者健康出院,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顺利闭舱,我和其他医疗队员一起完成了所有入舱患者救治的使命!

  不到最后,绝不放松。我和8位战友一起完成了最后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所有患者出院后的电话随访工作。这项工作看似简单,其实尤为重要,是通过随访了解出舱患者进入隔离点的身体变化情况,可以筛查病情出现变化、复测指标返阳的患者。

  回首一个月的战斗历程,“党员先行”不是口号,而是要靠实际行动证明,我们做到了!我也无愧于共产党员的称号。

  (来源:江苏广电南京中心站/朱妍 通讯员/李昊阳 编辑/张泉泉)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