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道路和建筑构成的城市“皮肤”之下,纵横交错的地下管网形成了城市的“脉络”,为保障城市正常运行发挥着重要作用。
记者今天(3月23日)从南京市建委获悉:为筑牢城市地下管网安全防线,促进地下管线规范协同管理,南京市建委联合该市规划、发改、城管、水务、交通、园林等7部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安全管理的通知》,落实建设工程对水、电、气、油气输送等既有地下管线的全流程保护措施,防控第三方施工破坏风险。
今后南京市涉及地下管网的施工会有哪些变化呢,来了解一下吧。
从“各管一块”到“一块来管”——
《通知》进一步明确了建设、规划、发改、城管等有关单位的职责和分工,从以前的“各管一块”变成现在的“一块来管”,为建立健全城市地下管线安全管理工作凝聚合力。
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监管——
1、强化信息告知,完善开工检查。
从项目审批开始,建设、规划、交通等部门通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加强前期信息告知,实现信息共享,共同监管。
对经许可的道路挖掘项目,建设单位在完成施工现场清理并实地放线后,经交通运输、规划资源、城市管理部门现场核验同意后,方可开工。
2、落实四方交底,开展旁站监护。
施工中实行四方交底制度,建设、施工、监理、管线权属单位到场,填写交底信息,提交管线资料。交底过程中,邀请街道和社区参加,发挥网格巡查作用,共同监督施工。
建设单位如果申请旁站监护,由管线权属单位或第三方监管部门提供旁站监护服务。监护施工结束后,四方共同签字确认。
3、规范现场管理,加强日常监督。
管线开挖过程中,施工单位要严格执行管线保护方案,确保规范作业和施工安全。
建设、监理、权属单位和建设主管部门要加大现场巡查检查力度,对发现的施工隐患及时整改落实,督促施工单位全力做好各项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启动信用机制惩处违规施工——
对于擅自施工或施工不规范的行为,除了依法依规予以行政处罚和红黄牌警示外,还将作为不良记录纳入信用评价,扣减企业信用分,约束企业参与工程招投标。
目前,南京市正在开展为期一年左右的城市地下管网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对各类隐患进行全面排查整治,为城市健康发展营造安全的地下空间。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许宸 通讯员/南京市建委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