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收官之年,脱贫攻坚工作还有哪些“硬骨头”?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脱贫压力,江苏又有哪些应对之举?3月12日,江苏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江苏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落实中央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部署,按照省委十三届六次、七次全会要求,总结2019年全省脱贫攻坚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2020年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工作,动员全省上下凝心聚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振奋提气
全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交出靓丽成绩单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2019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一年,江苏紧紧围绕户脱贫、村达标、县摘帽,加强组织领导,突出精准施策,落细攻击点位,全面完成了年度各项目标任务,交出了靓丽的成绩单:
【截至2019年12月31日】
◆全省年人均可支配收入6000元以下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共有55.1万人实现脱贫;
◆97个省定经济薄弱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超过18万元,实现达标;
◆全省农村低保最低标准达到每人每月520元;
◆全省3188名建档立卡疑似辍学学生已降至个位数;
◆大多数地区将低收入人口住院合规费用自付比例控制在10%以内;
◆完成1.02万户省级建档立卡户危房改造任务
……
至此,“十三五”以来,全省建档立卡省标低收入人口共脱贫254.9万人,821个省定经济薄弱村已全部达标出列,12个省级重点帮扶县区全部摘帽退出,如期基本完成脱贫任务。
巩固提升
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任务更重
2020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召开的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指出,脱贫攻坚战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必须高度重视面临的困难挑战。剩余脱贫攻坚任务艰巨,新冠肺炎疫情带来新的挑战,巩固脱贫成果难度很大,部分贫困群众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脱贫攻坚工作需要加强。对照总书记讲话,梳理江苏决胜脱贫攻坚年度任务,我们要清醒地看到还有一些短板亟待拉长,还有一些难啃的硬骨头需要我们“迎难而上”:
◆全省还有4万多人既不能通过产业就业脱贫、也不符合低保救助条件;
◆低收入农户劳动技能难以满足企业长期用工需要,超6成转移就业劳动力以“打零工”为主;
◆全省还有1435个村自我发展能力不强,集体经济年收入低于18万元;
◆产业脱贫的基础还不牢固,需进一步夯实,部分地区片面注重短平快效益;
◆低保对象认定核对的精准度尚需进一步提高,社会救助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衔接还需加强;
◆支出型贫困问题较为突出,因病、因残、因灾致贫返贫现象时有发生
……
此次会议提出,我们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强化使命意识、攻坚意识、担当意识,做到精准扶贫、不落一人,不获全胜、决不收兵,为全国扶贫工作探索经验、提供示范。
乘势而上
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扶贫工作越到紧要关头,越容不得松口气、歇歇脚,越到最后时刻越要响鼓重锤。
记者了解到,今年江苏扶贫工作总体思路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江苏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高质量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高水平全面小康圆满收官目标,着力建立健全动态监测调整和长效解决相对贫困两项机制,聚焦未脱贫人口、边缘户等返贫风险高的群体、重点片区三类重点对象,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扎实抓好脱贫攻坚任务扫尾、巩固提升、制度衔接、探索新路等关键举措,确保高质量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确保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精准扶贫、不落一人” 全面完成脱贫扫尾任务
◆要在精准识别上下功夫,把尚未脱贫和脱贫基础不稳固的对象一户一户摸清楚,弄清制约稳定脱贫的症结所在;
◆要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江苏未脱贫或脱贫基础不牢的低收入人口,大多是因病致贫返贫的,要强化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多重保障;
◆要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坚持财政扶贫资金和各项帮扶政策扶持到户、帮扶到人。
对照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要狠抓政策落实、狠抓工作落实、狠抓责任落实,对巩固“三保障”成果、社会救助兜底、饮水安全扫尾等任务,要建立督战机制,层层压实责任,齐心协力啃下最后的硬骨头。
“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巩固提升脱贫成果
巩固脱贫成果是今年扶贫工作的“重头戏”,要加快建立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真正做好提高脱贫质量和成效的“后半篇文章”。
◆要把稳定政策措施作为重要保障,攻坚期内帮扶政策要继续执行,留出缓冲期,扶上马送一程。重点帮扶县区摘帽后,继续实行“五方挂钩”帮扶,各级财政要进一步强化扶贫投入保障,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扶贫项目重点支持,要强化金融扶贫支持,继续实行扶贫小额信贷。
◆要把有效防止返贫作为关键举措,把好关口,精准扶贫;加强监测,动态帮扶;多措并举,综合施策,通过发挥“脱贫不脱政策”、提高低收入人口劳动技能、强化资产收益保障加强制度性保障兜底等协同作用,探索完善防止返贫的有效办法和长效机制。
“乘势而上、继续前行” 帮助群众过上更加富裕的美好生活
脱贫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及时谋划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制度的有效衔接,接续改善经济薄弱地区发展条件和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推进政策衔接。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优先任务,要把乡村振兴的资金投入、项目安排、政策举措,继续优先支持经济薄弱地区和脱贫人口,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推进机制整合。要针对主要矛盾的变化,统筹考虑将扶贫工作纳入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
◆推进工作统筹。把巩固提升脱贫成果与改善苏北农民群众住房条件紧密结合起来,把巩固提升脱贫成果与深化农村改革紧密结合起来,把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与加强乡村治理紧密结合起来,着力夯实稳定脱贫、逐步致富的基础。
“带头领向、走在前列” 为解决相对贫困问题探索路子、提供经验
江苏缓解相对贫困的思路越来越清晰,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要强化“探路者”“领跑者”“先行者”的自觉和锐气,大胆创新、勇于实践,为全国扶贫工作探索经验、提供示范。
◆鼓励基层探索创新,聚焦重点关键领域。要探索建立健全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有效衔接机制,探索建立健全解决支出型贫困机制,探索建立统筹城乡减贫机制,支持部分扶贫重点县区后发崛起,使其成为引领苏北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军和重要示范。
◆全面总结完善提升。对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脱贫攻坚取得的工作成效、创新做法和重要经验,要进行全面总结,将成熟做法提炼上升为政策安排,为研究接续推进减贫工作打好基础。
(来源:评新而论 记者/郝朦 王鹏 编辑/钱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