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抓好全年粮食稳产保供,当前江苏全省上下正在抢抓进度,加快实施农业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力争把受疫情耽误的工期夺回来。
这两天,泰兴市曲霞镇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正在有序扫尾。和改建前相比,原先三米宽的农桥变成了六米宽的生产桥,两米宽的土路变成了3.5米宽的硬质路,在路桥的串联下,以往遍地分割的小田块也变成了一望无垠的大田块。这样一来,农业机械就可以在高标准农田里纵横驰骋,团队作业。泰兴市农业农村局农田建设服务中心主任刘丽跟记者算了一笔账,高标准农田项目建成后,土地流转率从30%提高到80%以上,土地租金每亩增加100元,粮食产量每亩增加100斤,配套实施高效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等农业新技术新模式,生产成本每亩节约150元。
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获悉,为把受疫情耽误的工期夺回来,巩固提升农业综合产能,今年江苏省将新建高标准农田项目547个,共计36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41万亩,总投资60多亿元。目前,495个在建项目已全面复工,预计在今年水稻栽插时将全部正常投入使用。
在夯实基础设施基础上,今年,江苏省还将因地制宜打造各类"互联网+"、"苏农云"、"农技耘"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提高农业生产经营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力争到今年底,全省规模设施农业物联网技术推广应用面积达20%,农业信息化覆盖率达65%。
针对疫情对农民就业增收的影响,在增加农民收入和提升农民创业就业能力方面,今年,全省农业农村系统将加强复工复产和创业就业指导服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就业培训,积极引导农民创业就业。与此同时,江苏省还将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全年培育高素质农民20万人,其中小农户12万人以上;鼓励工商资本“上山下乡”,投资农民参与度高、受益面广、适合产业化经营的领域,构建农民与工商资本利益共同体,力争到今年底,全省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超过500家,其中省级示范联合体250家左右。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郝朦 夏敬栋 泰兴台 编辑/沈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