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3月8日)是国际劳动妇女节,扬州大学护理学院44名硕士研究生录制了一段视频向远在武汉的学姐陈曦表白。
陈曦,扬州大学护理专业2016届硕士毕业生,是江苏省第八批援武汉医疗队成员。
2月20日,由盐城178名医务人员组成的医疗队,紧急驰援武汉。3月6日,连续忙碌多天后,她从前线发来了战“疫”日记:我们接管武汉市中心医院21楼重症病房已有半个月。早晨醒来,武汉阳光明媚,看着窗外晴朗的天气,我的心情也跟着明朗起来,一切会越来越好的。
陈曦所在的队伍是第九小分队,有5名同仁,他们是奋斗在同一战壕的战友,更是亲人,他们相互协助,相互鼓励。按照分工安排, 陈曦负责照顾病区内18名患者。目前2个已经出院,13个可以下床取饭。这18名患者中,有3例是重症患者,患者无法生活自理, 陈曦需要照顾他们的饮食起居等一切事项。除了给患者打针、抽血、喂药、处理病案等,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陪患者“聊天”。在聊天的过程中, 陈曦发现除了给他们身体做治疗,还应非常注重他们心理上的疏导。
今年62岁的徐阿姨是陈曦所管辖的22号病床患者,她被确诊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情绪一直非常低落。在上岗的第一天, 陈曦就发现了她的情绪问题,不爱吃饭,不爱活动,每天都忧郁地躺在病床上唉声叹气。了解情况后, 陈曦回到驻地查阅文献,掌握学习了一种心理护理技术——认知行为疗法。
在护理和治疗的间隙, 陈曦会跟徐阿姨拉家常,经过几天接触,徐阿姨的情绪明显开朗起来,爱吃饭了,也愿意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还每天跟家里人报备自己现在的情况。现在陈曦负责病区已经有5个病人康复出院。
陈曦说:“身体和心理,哪个都不能掉队,除了战胜病毒,我们还要拥有好心态,我们医护人员的鼓励和安慰,像一缕阳光,扫除患者心里的阴霾,带来温暖和光明。”
陈曦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学弟学妹们:在武汉,每一天都在经历着令人感动的事情,不一一枚举,唯以冰心诉我心:“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的花香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哀。”
学姐陈曦的抗疫故事,引发了扬大护理学院44名研究生的“超长”感动。他们在五湖四海,向学姐表白,还有同学盼陈曦早日凯旋,来到扬州一起吃扬州炒饭。
湖北籍研究生秦静雯留言:“武汉疫情爆发的时候,全国上下万众一心,奋战疫情的逆行者们给我们带来了太多太多的感动。作为湖北人,我感受到了温暖,向学姐学习,今天特别节日,向无数个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巾帼英雄学习。”
在英国留学的吴夏鑫↑
在英国留学的研究生薛超莉↑
2019级研究生党员周婷↑
“今天,我们向陈曦表白,其实,是向白衣天使们致敬,我们希望他们在救治病人同时确保自身平安。”研究生班主任袁媛说到。
“感动,是因为心动。陈曦在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主战场’,身处战‘疫’一线的‘战士’,她用实际行动述说家国情怀,弘扬敬业担当的精神,为学弟学妹们作出了榜样。通过线上线下互动,是对战‘疫’英雄的礼敬,也为我院研究生带来了一堂最‘硬核’的思政课。”扬大护理学院党委副书记邹明玮说。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明玉花 徐明 通讯员/吴浩 袁媛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