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大考”淬炼“江苏担当” :江苏数字化转型提速,“工业互联”开始收获

2020年03月07日 19:15:07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我苏网讯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由大数据统计分析而产生的各类结果,为江苏企业的全面复工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在疫情期间,“云制造”“云监工”“云设计”等一大波黑科技、新科技正加速变为日常应用技术,从实验室走进凡间。江苏数字化转型全面提速,“工业互联”开始收获。

  早些时候,南京金思维开发的协同办公管理系统APP就推出了“远程监造”的模块,代替原本行业内的“监造员”去查看订单生产情况。因为疫情,这一应用受到了格外关注,短时间内被下载3000多次,相关负责人江曼在接受采访时,直接表达了“没想到”:“原来是客户提出来的需求,在疫情爆发的时候,很多客户比较有兴趣。我们也认为这个东西不仅是疫情期间可以用,疫情结束了,也能推进减少人员到现场这种不必要的安排,而且及时、准确,不存在人为造假的可能性。”

  “远程监造”被更多认识的背后,是一批因疫情爆发而加速落地的技术应用,比如5G技术、人工智能、人脸识别等,本来可能缺乏应用,现在却被无数人尝试。南京理工大学网络安全学院副院长、教授李千目表示,这也会推动很多的技术团队去开发、研究新的功能让服务变得更智能化,无疑会推动整个工业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因为疫情,人与人也好,工业的上下产业链和供应链也好,他们的交互方式更多是信息化模式,所以促使信息化平台更加成熟。包括信息化沟通过程中,原来因为沟通的流量和应用的角色比较少,现在得到更多的锻炼,一些问题也可以反映出来,大家再集中方向,可以把一些痛点问题解决。”

  防疫物资紧缺时,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发挥平台的资源汇聚作用,有效连接供需各方,及时提供口罩、防护服等急需物资的供应和需求信息。防疫物资产能不足时,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重点企业进行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支持。交流活动受限时,工业互联网平台帮助企业通过平台实现在线业务处理和供应链协同。

  李千目表示,工业互联网能够为企业提供新的要素链接途径和生产经营模式,实现特殊时期企业的正常运作,甚至能为企业创造更多可能,实现新的超越。比如,扬子江药业集团面对市场需求量增长了70%以上的情况,通过线上筛选,找出了145名符合疫情防控和生产操作条件的员工“集结”上岗。

  双良集团与雪浪云合作建设了“大型特种设备智能云平台”,通过测试分析后发现,过去一个机房一天需要6个人值守,而通过平台算法优化之后,机房可以做到无人运维:“就像我们调整落后的产能一样,我现在看到的不是这一家工厂的利润提升,而是整个社会的生产力提高,相应的资源通过更科技的方式进行对接,更加精确进行相应产业链地衔接,加强我们的供给侧改革。同时政府在工业互联网的背景之下,可以做更多整体性的、行业性的一些决策和统筹,它的来源会更准确,而且对于整个资源的平衡也会更有效。”

  近期,江苏省保持了高频、定时地更新省内企业复工情况,而这些数据,正来源于众多平台端口对各行各业的复工情况统计。业内人士认为,如果说2003年的非典刺激了消费互联的发展,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将带来工业互联的奋起。作为制造业大省,江苏几年前也早已谋篇布局,在这次练兵场中,把这几年的积累,在产业转型中完整演练了一次。

  李千目表示:“江苏制造业的分布,占主流的行业多。建立了相应的技术集聚区,把产学研用金给融合在一起。还有,不同的城市,侧重本身区域经济的不同,选择的点也不同,差不多一个区域一个平台,大家做差异化发展,不做资源的争夺。 我觉得在工业互联网领域里边,在最近两年很快会有一些起色。”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丁凤云 编辑/高若婷)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