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苏网讯 近日,一条名为“南京抗疫现场”的纪录短片登上了日本雅虎首页。短片里,生活在南京的日本人竹内亮花两天时间拍下的南京24小时抗疫实录,展现了普通中国民众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日常工作。

三个星期前,竹内亮从日本回到南京家中。回来后,立刻被要求居家隔离两星期。竹内亮表示,虽然一家六口都配合了隔离,但当时的他并不理解,如今看来,严格的隔离措施是对自己和他人的保护和尊重,“我最惊讶的是街道和保安都帮我们去买菜,然后把买的菜放在我们家的门口,非常感谢他们,互相帮助、团结一起面对病毒的态度,我觉得非常厉害。”

视频中,走上街头的竹内亮进入了快餐店,拿到汉堡套餐后,发现纸袋子上贴着“非接触安心卡”,卡片上还标注了烹饪人、递送人的名字和体温,这一举措让身为食用者的他非常安心。竹内亮说,还有很多类似的措施:“像在地铁里要扫二维码,什么时候坐、第几辆车、几号线,所有的信息都报告给中央系统,这个系统让竹内亮也觉得非常厉害,还有滴滴打车给司机准备的保鲜防护膜……”
交通、工作、小孩的学习……竹内亮发现,一个人正常生活的每个版块,衣食住行都纳入了防疫中,24小时不停歇不放松,这样的防控力度让他印象深刻,也是创作初衷之一,“像南京那样开始的时候非常严格,然后感染的新增感染者越来越少、越缓和的感觉是最好。”
加拿大、以色列双籍专家罗文是淮海科技城园区的技术专家,疫情发生后,留在了徐州。罗文说,楼道、电梯里都贴上了宣传资料,清洁人员定时消毒,垃圾按时处理,每隔一两天,园区还会上门询问最新情况,简直是无死角的有力防控,“先是把软件园周围能围的进出口全部围起来,避免园区的人员和附近的居民来回穿插,造成一些感染的可能性,进出点建立以后开始是用温度计来测量,进一步又安装了红外线的体温测量设置,每一个在园区居住的人员要发有通行证可以控制进出的人员,一天两次量体温,体温上报。”

在常州市钟楼区常住外籍人士有400多人,常州理研精工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岛田健治介绍,复工期间,企业的防疫措施细化到了每个环节,不错不漏。政府部门派人上门,协助做好防疫措施和消毒工作,还进行了“一对一”跟踪服务,准备了一次性医用口罩、免手洗洗手液等防疫物资,“我们企业里的中日员工,全部使用了常州健康码,健康码使用绿色、黄色、红色区分 ,很容易了解自己的健康状态,看到自己的健康码是绿色,就知道自己没有问题,放心了,健康码服务非常贴心,感谢政府给予的帮助和支持。”
住在常州新北区三井社区的韩国人朴京福也表示,面对疫情,身边的防控措施不止到位,还贴心暖心,“你们控制得特别好,我们住在这边比较更安心,住在中国很安心。”
江苏省外办坚持疫情防控不分国界,秉持“不分国籍、一视同仁”的原则,妥善做好企业外籍人员疫情防控工作,大多城市都准备了多种语言版本的致信,提醒外籍人士来苏注意事项。目前全省3.6万家外资企业大部分已实现复工,江苏4万多名外籍人士。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顾倩颖 张倩 编辑/蒋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