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黄石|重症ICU里的女汉子:每晚清洗数百个护目镜

2020年03月06日 17:33:44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我苏网讯 “我痛一点累一点没关系,关键要为病人好!”

  “护士拍背不到位?来,到我身上练!”

  “护理依从性不够高?每位拍照上传!”

  “护目镜容易起雾?用我的方法试试!”

  周蓉是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ICU护士长,也是江苏援黄石医疗队队员,她用“痛并快乐着”五个字形容在黄石的日日夜夜。江苏对口支援黄石前方指挥部宣传信息组组长、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哈维超副院长用三个字评价周蓉——“特别拼”。

  三天,将PICU改造成ICU

  医疗队对黄石新冠肺炎病人开展了摸查,轻、中、重分层分类救治,决定将原有的PICU改造成ICU,用于收治新冠肺炎重症病人。哈维超说,“从PICU到重症ICU,在这个过程中,周蓉充分发挥了带头人的作用,发挥了专业的能力。第一天调研,第二天人员梳理分配,第三天病房流程梳理,第四天开始收治病人,17张床,两、三天就收满了!”

  收治病人前,周蓉带着大家制定感控、护理等各种流程。17张床看起来不多,但按照重症ICU1:6的护理人员配备,她实际上管理着100多位来自各地的护士。这些护士除正常排班之外,还要根据病人的情况动态调整。“比如前几天我们收治了一个ECMO的病人,病情非常重,那么每个班次就要有管ECMO的护士,这些护士要有管理ECMO病人的相关经验。”周蓉说。

  “拍背不到位,到我身上练!”

  病人的病情严重,护理 “必须抓基础、抓质量”。就拿最基础的为病人拍背来说,周蓉说,手法、力度、频率都有讲究,拍得到位了,病人会觉得舒服,也能促进震动排痰。因为这类病人的痰液往往比较粘稠,靠自身力量很难排出。护理查房时,只要条件允许,周蓉会给每位病人拍一遍。如果有些护士拍得不到位,周蓉会耐心示范,示范完了,告诉她们“你们回去先练,练完明天交班前,你们穿隔离服的时候,到我身上再练一下!”“大家都到你身上练,怕不怕疼?”面对记者的疑问,周蓉笑着说,“拍得疼没关系,重要的是找到感觉,对患者有益”。

  新冠肺炎重症病人要求半卧位,床头抬高30-40度,这样的护理要求在临床中有时会打折扣,怎么办?“每个班的护理人员为每个床位拍照,上传到工作群里,在这里,依从性必须100%,一点不能马虎”。周蓉说。

  更好交流,“发明”特殊交班方式

  黄石市中心医院重症ICU清洁区和医生办公室之间的玻璃上,贴着密密麻麻的交班记录,这是周蓉提出的抗疫时期的一种特殊交班方式。每班护理组长将危、重、特殊病人的情况等纸质交班,包括了病人相关的详细信息。

  “正常的交班方式是两班人员在一起集中讨论、交班,但现在,条件和时间都不太允许”。重症病房里面的工作人员不方便使用手机,以书面形式交接,并且贴到玻璃上,可以方便外面的同事拍照发到工作群里。“大家接班之前也可以先看一下这个交班记录,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在护理病人的时候可以更主动、更全面。”周蓉说。

  贴心!每晚清洗数百个护目镜

  周蓉说话做事皆是雷厉风行,颇有些女汉子的味道,但她其实还是个很细心的“后勤保障员”,不遗余力做好大家的保障工作。许多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都苦恼护目镜起雾,周蓉开始琢磨,最终想出一个办法:每晚用洗涤剂清洗护目镜,清洗完再用无纺布擦一遍,这样就能在护目镜上形成一层保护膜,就不会起雾了。“实验”成功后,周蓉就额外承担起了清洗护目镜的工作,“几百个护目镜,一一清洗,每晚如此。”

  和新冠肺炎病人直接接触,防护极其重要,各种防护装备穿、脱一次就要一个小时,如何节约时间?周蓉再次想出“金点子”:前一天晚上,将所有防护装备按顺序一一摆好,放在每一个单独的包里。“周蓉对于队员的呵护,表现在很多方面”。哈维超说。周蓉常常表示,自己带了这支队伍,就要对每个人负责,要把大家安安全全带回去。

  每天,家庭群里匆忙报平安

  从2月11日出征到如今,江苏医疗队在黄石已经奋战20多天,“刚来的时候,压力特别大”,很长一段时间,周蓉晚上都睡不安稳,“一个小时就要拿出手机看一下,怕有新的指令”,她每天工作十个小时以上,常常深夜还在病房。高压加上疲惫,一度让她嘴里的溃疡成蔓延之势,吃饭也受影响。

  和家人的联系常常仅限于忙完之后,在家庭群里匆匆报个平安,“今天,一切安好,放心!”大四的女儿一人在家,不太会做饭,包子、馒头、水饺轮着吃,同事们经常做了菜送过去。小姑娘让妈妈不要担心,为了不打扰妈妈工作,有事都是微信留言。偶尔接到妈妈电话,小姑娘会夸张地说,“妈妈,今天我成幸运观众了呀!”

  令周蓉欣慰的是,病人的情况正在一天天好转,“原来需要戴呼吸机的病人,呼吸机撤下了;原来说句话就喘的病人,能够交流了;还有许多病人,转到轻症病房了……”

  “病人肯定就是最好的回报”

  “周蓉作为资深的ICU护士长,到达黄石后,一方面充分发挥了她在护理领域的专业化、精细化,在日常护理管理工作中,做到了精、准、细、严,这种高标准严要求正是对新冠肺炎病人的高度负责”,江苏对口支援黄石前方指挥部宣传信息组组长、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哈维超副院长这样评价周蓉,“她特别拼,很多事都亲力亲为,对病人无微不至,让人特别感动”,哈维超说,周蓉常常挂在嘴边的话是,“我们既然来到这里,就要把病人治好,让病人都能够得到康复”。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共有16位医疗队员奋战在黄石抗疫一线。周蓉说,很多病人知道他们来自江苏,会在治疗时竖个大拇指,即便没有言语,这种满满的肯定也令她和队员们觉得这就是最好的回报。

  (来源:江苏广电南京中心站/杨威 张雨欣 通讯员/陈艳萍 李琥 编辑/徐金吉)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