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体系要特色鲜明 江苏发布意见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在前列

2020年03月06日 17:10:03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我苏网讯  为加快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在前列,拓展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结合我省实际,省政府6日正式对外公开《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在前列的意见》,文件以重大项目、重点主体、重要品牌、重点平台、重要支撑为抓手,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补上乡村产业发展短板,加快构建具有江苏特点的乡村产业体系,力争努力把我省建设成为全国现代农业示范省、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样板区、乡村产业振兴排头兵。

  《意见》明确要构建特色鲜明的乡村产业体系,建好3700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和500万亩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8000万亩左右,粮食总产量稳定在700亿斤以上;与此同时,大力推广优质食味稻米、稻田综合种养,扩大轮作休耕,推进肥药双减,大力发展畜禽规模养殖、水产和畜禽生态健康养殖,构建农牧渔循环、种养加一体,生产生活生态融合的绿色高效生产模式。在此基础上,我省还将主攻创新驱动,立足农产品生产大省和农业科教大省的双重优势,进一步优化加工业布局,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向主产区布局,向镇、村延伸,把更多的加工增值效益留在农村,并挖掘农业多种功能,推进“农业+休闲观光”“农业+互联网”“农业+服务业”“农业+健康养生”等,大力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增强乡村产业发展活力。值得注意的是,《意见》提出要主攻价值提升,传承弘扬乡土产业,立足江苏农耕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传承发展马庄香包、江宁七坊等传统乡土产业,挖掘乡土产业的产品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现代科技、现代设计,提升乡土产业,适应现代产业发展趋势,传承传统乡土气息,彰显乡土文化。

  在乡村产业发展的重点举措方面,《意见》明确要实施重大产业投资项目,鼓励市县依托资源优势,以一二三产融合、县域优势特色产业为重点,谋划实施一批驱动引领力强、弥补产业发展短板的重大乡村产业投资项目,以重大项目为平台融合产业发展资源,撬动金融资本和工商资本“上山下乡”;要实施百亿元企业、全国领军企业、行业“小巨人”企业培育工程,在全省筛选20个有核心竞争力、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同时引导政府投资基金等金融资本解决其发展壮大的瓶颈问题;实施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每年支持20个地理标志农产品提升品质、扩大规模、提高市场影响力,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和社会团体参与标准的制定修订,开展标准化试点示范;实施农产品加工提升行动,支持各地及农垦等省属大型农业企业以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和公共服务能力为重点,整合土地、人才、资金、税收等支持政策,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以及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省现代农业科技园、省级农产品加工集中区等各类高质量发展载体。

  为进一步完善乡村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意见》明确强化规划战略引领和管控作用,统筹增量存量规划空间,乡级国土空间规划可安排不少于10%的建设用地指标,用于有效保障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项目用地,并鼓励各地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盘活土地资源,形成的建新指标除满足安置需求外,优先用于保障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此外,根据《意见》,我省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提高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农村领域的比例,鼓励地方政府发行项目融资和收益自平衡的专项债券,支持符合条件、有一定收益的乡村公益性项目建设,保持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撬动作用,完善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支持体系,引导社会资本更多更快更好投入农业农村领域;制定完善支持乡村产业发展的创业扶持政策,引导各类人才到乡村创业兴业。

  根据《意见》,通过一系列扎实举措,全省到2022年,将基本建成优质稻麦、绿色蔬菜、特色水产、规模畜禽、现代种业、林木种苗和林下经济、休闲农业、农业电子商务8个产值千亿元级产业,苏米、苏鱼、苏菜、苏猪、苏禽五大主导产业产能品质效益显著提升,一批地方特色产业、一批新兴产业、一批乡土产业集群集聚、蓬勃发展,高水平的农产品加工体系、广覆盖的冷链物流体系、全域化的农旅康养体系、高效便捷的农村电商体系基本形成,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现代种养业总产值达1万亿元,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1.5万亿元,十亿元以上的县域特色产业集群200个左右,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增加值占县域生产总值比重大幅提升。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郝朦)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