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日志|一份特殊意义的思想汇报

2020年03月06日 14:45:42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日志作者:无锡市中医医院 急诊科 主管护师 卢芸 

  地点: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

  时间:3月5日

  尊敬的党组织:

  您好!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打破了庚子年春节的平静。但是全国人民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抵抗疫情。今天我作为一名战“疫”人,向党组织递交这份特殊意义的思想汇报。

  鼠年前夕,当我在手机上看到各地的医护人员纷纷发出请战书,誓师奔赴武汉救护前线的新闻,我内心也涌过一阵冲动:后方的献血并不能发挥我的专业技能,作为一名高年资急诊科医护,我也要去武汉,去最需要医护的地方贡献自己的专业力量!所以当得知医院在征集第一批支援武汉的消息时,我第一时间郑重提交了自己的报名请愿,为自己的生日提前留下一个特别的纪念。

  但由于在急诊连续的高强度工作,我不巧在那期间得了乙流病倒,医院考虑到个人的实际情况,并没有把我安排在第一批支援武汉的名单之中。在懊恼错失第一批出征队伍之余,心知只有自身健康才有可能上前线的我抓紧养病,争取以最快速度康复病情,并且立马投入到出征前的准备工作中,随时待命奔赴第一线。在康复与准备期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始终着牵动我和同事们的心,第一批支援前线的战友们和武汉医护同行日夜奋战的消息,更让我按捺不住奔赴前线的冲动。终于,在元宵节的晚上10点半接到紧急集合出征的通知。第二天,我终于与其他131名战友们一起登上了奔赴武汉的飞机。

  抵达武汉后,战友们马不停蹄地进行整理物资与消毒工作,规划房间污染区、缓冲区、清洁区,并且接受光谷医院的院感培训。当天晚上六点,光谷医院病区正式收治病人,50张病床满负荷运行。没有一丝丝的缓冲,就这样我们开始了在武汉的战役。

  虽然作为一位高年资的急诊护士,经历过许多急诊危重救护的案例,但当第一次穿上防护服走进病房,面对未知的高风险时,要说没有过害怕与担心那肯定是假话。但既然身为一名医护,职责并不容许我思虑过多:躺在病床上的病人们迫切需要救治,病房里的每分每秒都刻不容缓。

  在这个特殊的战场之上,每份工作都是“紧急活”与“体力活”,厚厚的防护服之下是闷热难耐,经常一天的工作感觉身体被掏空,换班的时候才发现全身的衣服都湿透了,脸上也被勒出了深深的痕迹。但就在这样的紧张气氛之中,我已经开始习惯了和裹得严严实实的队友们并肩作战,已经开始习惯了每天需要做一整套的工作来脱防护装备,已经开始习惯了每次脱下口罩以后见到镜子里连自己都不认识的那个人。

  在这个特殊的战场之上,每份工作又都是“精细活”、“耐心活”,病人的生活起居,包括吃喝拉撒都要负责,护理的同时还要安抚患者和家属的情绪。盛阿姨刚入院时总觉得胸闷不适,经过治疗虽有缓解,但还是容易气喘。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的我和战友们集思广益、商讨方案,决定采用八段锦来帮助盛阿姨调整气血,畅达气机。在大家的帮助与盛阿姨自己的努力之下,盛阿姨的病情很快得到了康复,出院前,盛阿姨换上了漂亮的衣服和丝巾,还特地拿出了我们赠送给她的无锡市中医医院的辟瘟香囊,感激地说:“小卢,住院的这几天,谢谢所有无锡医务人员的付出,让我们有了信心,感受到温暖,我们一定会好起来,武汉也很快会好的。等疫情结束,我请你们吃热干面、豆皮……”

  从钟南山、张文宏等老专家老党员冲锋战斗在疫情的第一线,到身边的普通党员时刻以身作则,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让我切身体会到党时时刻刻为人民服务,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宗旨。而且自援湖北以来,后方从市委市政府到院党委、院总支、社区党总支都关心着我们的工作与生活,为我们寄来了生活物资和防护品,关心家人生活上的需求,解决了我的后顾之忧,这更让我体会到了党对我的关爱。我也更加确信,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指挥下,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防疫战。

  今天是我到武汉的第26天,路边的树叶抽出新芽,鲜花次第开放,春天即将来临,仿佛预示胜利就要到来。在这场战争的关键时刻,我向党组织保证,我会时刻以一名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战斗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完全胜利的那一天。

       此致

  敬礼!

  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无锡队 无锡市中医医院 急诊科 主管护师 卢芸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