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苏网讯 提到医院的疫情防控,大家第一时间都会想到奋战在隔离病房的医护人员。事实上,在医院抗击疫情的过程中,有这样一个群体同样至关重要、不可或缺——后勤物业人员。
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南京市中医院第一时间拉响抗疫警报,医护人员应召纷纷奔赴第一线。南京市中医院物业公司作为医院后勤保障组成部分,在医院抗疫指挥部统一部署下,全力协助医护人员,共同筑起一道生命安全防线。虽岗位有所不同,但他们也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谱写了不平凡的故事。
从事医疗垃圾转运的他,数日未回家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疫情,物业公司管理人员取消春节休假,及时返回工作岗位。他们先稳定员工情绪,做好员工防疫培训:怎么正确佩戴口罩、消毒溶液的配比、不同区域清洁消毒要求、消杀物资的安全存放……每一步每一项的操作细节,管理人员都要到现场一个人一个人把关通过。
疫情面前,平凡的工作彰显出了不平凡的情操:负责医院医疗垃圾转运戚师傅,为了能够更及时地转运垃圾,同时避免家人接触病毒的风险,好多天都吃住在医院,确保全院医疗废物(包括发热门诊和隔离病房)的及时收集运送。物业管理人员分工协作,全力保障医院正常有序运行,他们中有数十人连续一个月一天未休。有次深夜接到急诊通知需要紧急深度消毒,物业公司施经理带领员工在做好防护后,一头扎进了需要消毒的区域,一直工作到凌晨......
“这是我们的医院,我们也是其中的一份子!”
“孩子已经交给爷爷、奶奶了,我做好了隔离的准备。” 物业公司经理张倩的一句话,展现了抗疫的决心。张倩所在的高正物业重点负责发热门诊、隔离病房等区域的保洁、消毒、运送工作。如此重要又艰巨的任务,需要物业人员既能吃苦耐劳又具备很强的学习能力,需要能够承担高强度的保洁消毒工作,又能快速学习领会防疫感控知识。全副武装进入感控要求极其严格的高危隔离区域,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极大的自我挑战。张倩率先走进了隔离区域。在医护人员指导下做好防护措施后,为了节约人力以及减少防护服的消耗,她一进去就是3个多小时,独自一人完成了整个区域的清洁及消毒工作。当她走出隔离区域的时候,汗水淋湿了她的衣衫和发丝,双手早已被消毒液泡白。
“这是我们的医院,我们是南京市中医院的一份子。”张倩经常跟她的物业团队这样说。虽然他们不是医护人员,但是他们也把这里当成了家。作为医院的一份子,物业人员在疫情面前都没有退缩,积极主动要求投身到重点区域——“隔离病房”工作中去。为确保安全,他们在进入工作前,接受了一个星期的严格培训和模拟实操。尽管她们在“隔离病房”只是消毒桌面、地面、收垃圾等看似琐碎的工作,但出来时三层工作服早已湿透。
医院作为特殊的地方,每天都有大量需要就诊的患者。很多腿脚不便的患者必须乘坐电梯轿厢、自动扶梯,这就要求他们更加频繁地消毒,一百多部电梯轿厢内空气、梯壁及按钮每2小时消毒1次,消毒次数就从原来的200余梯次/天增加到500余梯次/天。医院人员密集,门把手触摸次数频繁,这就要求他们从公共区域各出入口到每间病房的门把手,做到每天2-4次消毒擦拭。为了良好的通风,医院61个塑料门帘和其他棉门帘他们还需一条一条全部卷起.....疫情期间,所有的消毒工作,物业均按照院感科及病服中心要求的标准执行,不落短板,不遗死角。
在这一场疫情里,英勇的医护人员们不顾风险,勇往直前,让人钦佩,让人泪目。与此同时,还有一群平凡逆行者——物业人,他们虽没有豪言壮语,但坚守着物业人的信念,默默站在医护人员的背后践行承诺:医护守护生命,而他们守护医护和患者的安全。
(来源:江苏广电南京中心站/杨威 张雨欣 通讯员/张明 编辑/张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