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神山医院的建设是一场与新冠肺炎疫情的生死竞速,建设者们创造了10天建设一所医院的"中国奇迹"。这其中,来自淮安市的志愿者刘立生主动请战,为医院的建设出了自己的一份力。
记者见到刘立生的时候,他已经解除隔离,回到了家里。从1月30号驰援火神山医院建设至今,他已经有近一个月没有见到家人了。刘立生常年在上海、苏州等地从事水电安装工程,今年春节回到家,还自己出资购买2000只口罩分发给村民。得知火神山医院建设的消息后,他多方打听联系上了招工方,并向对方表达了参加项目建设的强烈意愿。
刘立生的妻子孙媛媛说:“他就说服我,讲那么多病人没有地方医治、没有地方住,他去奉献他自己的一份力量,其他的他也做不了,我想想也对。”
开车7个多小时、跨越700多公里后,1月31号的凌晨,刘立生和工友终于到达了火神山医院项目现场。工地上,来自全国各地的4000多名建设者、上千台大型机械, 24小时不间断施工,干得热火朝天,刘立生用手机记下了那种争分夺秒的忙碌,简单休整后,刘立生和工友投入了这场不计生死的"战斗"中。
火神山医院建设者刘立生说:“到现场以后,听到我们很多江苏的口音,有徐州的,有宝应的,没想到短短的几天时间里面,那么多江苏的团队参与到建设当中,我也被他们那种火热的激情深深地震撼。”
之后的5天时间里,刘立生每天只休息四五个小时,凭借过硬的水电安装专业技术,刘立生所在的施工小组提前完成了火神山医院排风系统安装任务。他将7500元的酬劳,找人购买了口罩、护目镜等防护用品,捐给了新建成的火神山医院。因为在支援抗疫一线的突出贡献,刘立生被评选为江苏省"最美防疫先锋''。
(报道/张鑫 李拯 王祖曈 田远 淮安台 淮阴台)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