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卫生院的疫情阻击实录

2020年02月28日 20:15:40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南京市溧水区石湫中心卫生院全体医务人员记得,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之初,院长陈敬年不断强调“齐心协力,坚决把新冠病毒堵在溧水境外”。然而,2020年1月31日,农历庚子年正月初七,疫情防控第11天,溧水出现了第一例确诊患者。遗憾之余,让医务人员觉得欣慰的是,“这个人素质很高,武汉回宁自觉自行隔离,未接触太多溧水人”。那时,所有人不会想到,七天之后,自己就将要直面与之截然相反的另一个病例。

  2月7日凌晨5点40分,坏消息传来,两天前被隔离的陈某第二次核酸检测为阳性(第一次检测为阴性),被列为疑似病例。更令人揪心的是,陈某在被转至溧水区人民医院前,曾连续三天在石湫中心卫生院接受诊疗。就诊期间,陈某多次否认外出史,导致医务人员未将她列入重点观察对象。直到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陈某才承认曾在春节期间去云南旅游的事实。事发这一天,距陈某旅游归来已经过了整整11天,这些日子里,她正常上班,正常串门,正常打麻将。

  陈敬年紧急组织人员摸排所有医务人员与该患者的接触情况,确认接触的人数最终定格为15人,超过石湫中心卫生院职工总数的四分之一,整个院区里连呼吸都显得沉重起来。当天,15名医务人员立即被送往溧水区约翰大酒店隔离,和他们一起被隔离的,还有27位陈某同村村民和21位陈某同事。63位密切接触者被隔离,只是所有困境的开始,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算最容易操作的一环。因为在这之后,石湫中心卫生院其余职工将要面对繁重的防控工作和严峻的社会压力。

  2月7日下午,石湫出现新冠肺炎感染者的消息,在半天时间里席卷了溧水。密集的求证和问候电话。涌入实际已成孤岛的石湫卫生院,员工们在工作间隙忙乱地应对着四面八方的询问,熟悉的声音会带来一种仍然置身于群体日常的错觉。挂断电话后,紧张和孤独感汹涌而来,仿佛深渊就在眼前。为了缓解社会上迅速蔓延的紧张情绪,2月7日晚,院长陈敬年率先开始24小时留守卫生院保证防控力量,也本着对社会负责的态度自我隔离,并号召全院职工一起留守。2月8日,剩余全体职工带上基本生活用品住进了“病房”。物资有限、空间有限,大家只能见缝插针地为自己布置“隔离值班室”,铺着被褥的病床散布在院区各个角落,住在这些病床上的不是病人,而是四十位坚守岗位的医务人员。

  最初那两天,石湫卫生院基本的保洁和员工用餐无法得到保障。自陈某被列为疑似后,医院陆续接到工勤人员以各种理由拒绝到岗的信息。直到后勤人员杨章梅归岗,才让大家松了一口气。面对所在村子“只出不进”规定,负责食堂工作的杨章梅毅然收拾好行囊重新出发,回到医院,跟大家共同留守,并自愿转岗到风险更大的保洁岗位。除了每天用含氯消毒液擦洗全院的地板和墙面、打扫厕所卫生,杨章梅还要早起给全院职工做早饭——一锅白米稀饭,配上自制咸菜酱。虽然简单,却足够温暖。物资匮乏,菜品无处供应,中餐和晚餐只能由员工自行解决,方便面成了所有人的首选。多方联系后,才找到一家快餐店供应全院盒餐。2月9日晚,大家打开第一份热气腾腾的四菜餐盒。剩下的,是忙碌的工作和漫长的等待。

  在卫生院20公里外的溧水约翰大酒店,15名接受封闭式隔离的医务人员,则承受着更加沉重的心理压力。2月10日,陈某确诊为新冠肺炎,且隐瞒外出旅游史,在当地卫生院输液三天的消息公布,全区陷入慌乱之中。社会压力,从四面八方涌来。

  “那段时间我们所有人都接到了各种莫名其妙的电话,每天都有人加我微信。”刚参加工作的赵弯弯,从未经受过这样的压力。一开始,她会耐心地向来电者解释,但持续激增的电话让她濒临崩溃。“感觉整个世界都在怀疑我,我不愿意遭受这样的误解。”不仅如此,隔离人员家属也遭遇到不同程度的纷扰,有的医务人员家属甚至被所在小区保安拒绝入内。大家对此深感无奈,只能在微信群中互相安慰。

  28岁的护士杨婷经常陪情绪失控的同事聊天到深夜。对她来说,安慰他人,也是在安慰自己。六个月前刚成为母亲的她,在隔离期间被迫与宝宝分离,还要承受涨奶的痛苦。比这更难熬的,是对宝宝的牵挂,是哺乳期妈妈内心的愧疚和惶恐。

  紧张、愤怒和焦虑,各种负面情绪混合在一起,在各个封闭空间里发酵。对于年轻护士们正在经受的一切,护士长黄芬芬感同身受。她琢磨着,是不是可以用工作帮助大家对抗焦虑?黄芬芬开始带领大家学习各种疫情防控方案,“一旦隔离结束,我们将马上投入新的战斗。因此,隔离期间我坚持让我们护士组保持稳定的工作节奏。”

  2月16日凌晨,溧水下起一场大雪。漫长一夜过去,积雪堆在约翰大酒店的停车场和草坪内,也堆积在石湫卫生院的每一个角落,两地医务人员都能看见一片相同的茫茫白色,这也是他们最熟悉的颜色。雪后第二天,他们将分三批解除隔离,这也意味着所有隔离人员中,没有任何一个被感染。

  2月17日下午,石湫卫生院十五位隔离人员中的七人解除隔离,立即投入防控工作。18日,五人解除隔离;19日,其余隔离人员也尽数回岗,其他村民及人员也陆续平安解除隔离。

  2月21日,患者陈某病情平稳,经治疗已经连续三次核酸检测为阴性。因为瞒报外出史的行为造成了大范围且恶劣的社会影响,已被公安机关立案,她将接受应有的制裁。

  这一天,石湫卫生院依然忙碌,前来就诊的病人渐渐多起来。尽管还像往常一样佩戴口罩,相互保持着安全距离,但彼此的眼神中,已经多了一份安定和信任。而经历这场“实战”考验的医务人员,也越发坚定了信念与勇气。他们穿着白大褂穿梭在各个楼层和诊室之间,用专业技能和坚持守望,奔向春天,迎接胜利。

  电脑文档里,陈敬年的防控日记已经写到接近两万字,日记题头有这样一行加粗标红的话——“医者信念,征途疾苦;无需功名,无悔付出,疫情阻击必定有我,只为来日不愧我心。”

  (来源:江苏广电南京中心站/杨威 通讯员/魏梦娜 编辑/俞思琼)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