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日志|武汉,再见是如此别味

2020年02月26日 17:21:22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日志作者:南京鼓楼医院消化科副主任医师 曹俊

  坐标:武汉市第一医院     

  时间:2月24日

  我苏网讯  清晨,天色空蒙,薄雾缭绕。透过车窗玻璃,眼前依旧是那一幕幕熟稔的景色,在雾霭中显得空寂肃瑟。

  临近武汉市第一医院的马路上,停着几辆专门用来接送医务工作者的车辆。各地来支援的医护人员,急匆匆下车走进这家收治重症患者的医院。这里已经临时改成肺科医院,没了往日拥挤,正门早已关闭上锁,进出设置专用通道,一派“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的模样。首次踏入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医院,虽然是医务工作者,我们仍然绷着神经,略带不安。医院大厅里依然冷清空荡,只见面戴口罩的医务人员,匆忙但有序地各司其职 。

  我们一行人到了四楼办公室,在第一医院刘主任指导下,熟悉病历操作系统。她面容清癯、身材瘦小,护目镜下,双眼略带血丝,透露着疲乏,但说话条理清楚,透出一股巨大的力量。他们十来个医生管理着七十多个新冠重症患者,日夜轮流、不遑暇食。这份执着和坚守,让我们心中油然生出敬意。

  随后是防护培训。当我们走到楼道口时,有人快步追上我,叫了声“师兄”。我一时没回过神来,直直地盯着对方,怎么也认不出她是谁。她眉角带着笑意说:“我是刘×!”我这才反应过来。我们隔着安全距离,相对一笑,眼中却溢出泪水。我没能认出层层防护下的师妹,而她也说,是听到了我那别样的普通话才认出了我。特殊环境下,我们甚至不能礼节性地握个手,心里难免有些酸楚。简单问候几句,又不得不匆匆告别。这场偶遇,却让思绪在回忆中流动起来……

  自毕业后,我们一别十余载,今天竟在这个特殊战场会面,真是让人百感交集。那时,我读博士,她读硕士,我们和其他师兄弟们一起在景色秀美的水果湖畔学习,漫步于历史气息浓郁的紫阳路。曾经,我们整天一起在那间破旧不堪的实验室做实验。记得一次,她提取组织蛋白做蛋白印迹,其他师弟养细胞,我在做PCR。那是我首次做PCR,而刘师妹已经是PCR高手了,她放下手中的实验耐心地给我提供宝贵意见。还有一次,我们趁等待实验结果的空隙,悄悄到紫阳路旁的一个小饭店把酒当歌,喝得醉意朦胧后,再回实验室继续实验。结果,第二天我们经历了做实验的细胞全部被污染的悲剧,大家却开玩笑说,细胞也被灌醉了…… 短短三年,我们结下了深厚友谊。毕业后 ,虽然一直未见,但我也时常回味。

  这场战“疫”已打响多时。此时,窗外,一轮旭日正从地平线绽出微光,尽管天空阴霾仍在,但我们坚信,不久的将来,必将严霜落尽、繁花似锦。“天垮下来擎得起,世披靡矣扶之直。听雄鸡一唱遍寰中,东方白”。

  等到那时,我们定会在一个桃红柳绿、草长莺飞的时节再相聚……

  (来源:江苏广电南京中心站/杨威 张雨欣 通讯员/王娟 编辑/苏月)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