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我12点要上班,现在要吃点面包、少喝点水,准备出发了。”2月21日上午10点30分,记者电话连线了江苏省第二批支援湖北医疗队淮安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孟芹,没说几句话,孟芹便挂断了电话。电话那头,孟芹已经开始准备一天的战斗了。
这是孟芹参与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的第25天,每天上班前,她都要给自己预留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做进隔离病房前的准备,“因为只有做到无半点马虎,才是对患者负责、对生命敬畏。”孟芹说。
2月21日,孟芹被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授予第六批江苏省“岗位学雷锋标兵”荣誉称号。

请战
“危难时刻,我不去谁去”
2020年1月26日,农历正月初二。深夜,淮安市肿瘤医院(淮安医院)会议室里灯火通明。市卫健委安排该院4名护理人员前往武汉参与抗击新冠肺炎,几名党委成员正在筛选精兵强将。
得知消息,作为省级危重症护理专科护士、副主任护师、ICU护士长,孟芹第一个向院领导报名申请出征。这些年,在重症医学科,常年面对危、急、重患者,应对瞬息万变的病情,孟芹总能以极高的专业素养守护着生命,“武汉应该需要重症监护专业的护士,对比自己的专业,我想我去应该合适。国家危难的时刻,我不去谁去……”报名申请里,孟芹下定了决心。
1999年参加工作至今,孟芹习惯了在紧急抢救和重大突发事件时冲在最前面。
前段时间,一位多发伤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被送到了淮安医院ICU,一度生命垂危。孟芹带领团队迎难而上,一天2次大换药、持续腹腔冲洗……16天后,患者转危为安。对待病情反复的高龄患者,孟芹也很有经验。年前,一位91岁的患者病情稳定后转回普通病房,5天后因再度室颤心跳骤停重返ICU。反复电除颤、多次心肺复苏,孟芹又一次把患者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应对危急重症病人,我自己还是很有信心的。前期,也在新闻上了解了武汉的一些情况,那里应该会需要我。”
27日凌晨,零点刚过,手机铃声响起,正如期待的那样,申请报告被批准了。“天亮集中,参加出征仪式,并进行简短培训。”接到指令,孟芹开始简单收拾行李。
1月27日的时钟,似乎比平常走得更快些,在丈夫张文浩的陪同下,当天早上六点,孟芹准时到达集中地点,在鲜花和掌声中,踏上了前去武汉的征程。
战疫
“患者一次又一次增强我们的信心”
从前期培训到1月31日进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病房,孟芹至今已经在抗疫一线奋战了二十多天。

作为一名护理骨干,穿着密不透风的隔离服几班倒,孟芹每天要协助其他队员一起完成危重病人治疗、静脉穿刺、采动脉血气等任务。因为在危重症病房,不少病人需要喂食、清理大小便、翻身拍背,做这些不仅要与病人近距离接触,还要花大力气,但即使这样,孟芹从来都是积极主动、全力以赴。
“在到临床一线之前的确紧张,但进去后,患者一次又一次为我们增强了信心。”孟芹介绍,病房里有一个非常乐观的家庭,虽然一家好几个人确诊,但是家人之间每天都在相互照顾、相互打气,向往着未来的美好生活,把住院的日子过得充满欢声笑语,“看着他们一大家人在相互搀扶下病情渐渐好转,我们也被他们的精神感动。”除了这一大家,每天,病区都有不少患者在江苏医疗队的治疗下康复出院,孟芹说,病人康复是对他们最大的褒奖,也让他们的战斗力一次又一次升级。
在病房,医务人员为病人打一次针、倒一杯水、分发一次药品,甚至是做了很小的事,都会听到连声感谢,“来武汉,我听到最多的话就是‘谢谢’。武汉是一座充满感恩的城市,武汉市民是一群很可爱的人,我相信,在全国上下的积极努力下,我们一定会尽早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孟芹信心满满。
坚守
“后方有你,前方有我”
每一个冲锋在抗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背后,都有一个充满爱和温暖的家庭。

孟芹的丈夫张文浩是楚州中学的高二物理老师,夫妻俩有两个还未成年的女儿,大女儿14岁,而小女儿刚满16个月。孟芹去武汉后,张文浩和大女儿留在了城区,小女被送到了乡下爷爷奶奶家,一家人分居三地。
作为丈夫,每天,张文浩除了完成网上教学、辅导女儿作业、做好家务,剩下的时间就是关注武汉、淮安两地的疫情,等妻子下班后,在微信群组里发起视频,让一家人在手机屏幕上团聚。“看到家里一切都好,她就能放心工作。”张文浩说,妻子在前线的防护物资充足,也有专门的厨师烧饭,这让大家都很放心,“前些天武汉天气不太好,这两天有太阳了,我就想着她在宾馆盖的被子能晒晒就好了。”
孟芹的大女儿张子倩是恩来红军中学的初二学生,“每次我们视频,妈妈都表现出很轻松的样子,其实我会担心,但是又不敢在她面前说出来,更不能掉眼泪。”懂事的张子倩红着眼再也说不下去了。前段时间,因为太想妈妈,张子倩在日记里给妈妈写了一封信,张文浩打印了出来,发给了远在武汉的孟芹:“武汉,我只把妈妈借给你,请你快快好起来。我和妹妹在等待妈妈平安归来……”读着信,孟芹热泪盈眶:“想不到我的丫丫也长大了,我也一定不会让女儿失望……”
出征武汉,孟芹的父亲和公婆也给了她极大的力量。孟芹的父亲是个地道的农民,患有多系统萎缩症,大年三十刚从医院暂时出院。老父亲识字不多,却很明理,“我父亲知道我要去武汉,鼓励我说,组织批准了我的申请,是对我的信任,要我拿出本领来,不能让组织失望。我的公婆都是党员,婆婆退休前也是医务工作者,所以我也是学着她的样子,治病救人。”带着父辈的殷殷重托,在到达武汉的第一天,孟芹就向江苏省第二批援鄂医疗队临时党总支递交了入党申请。
这段时间以来,党和政府及社会爱心人士给予了孟芹和她的家人极大的关怀,孟芹说,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听从组织安排,“疫情不退我不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