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发、修水管、代购……疫情期间,南通民兵当上了“全能管家”

2020年02月25日 19:31:10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这次的新冠疫情,给江苏南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小病不敢看、水电没人修、大门不能出,连理发都成了难题。但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南通民兵的身影。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发挥自身特长,倾心服务群众。单单走进开发区竹行街道就能听到广为流传的故事——

  “光荣之家”不请自来“美容师”

  “来,大伯。您坐好,马上理好了。”一位身穿迷彩服的小伙子正给一位老人理发,娴熟的技术不一会儿将老人整理得精精神神。他叫倪冬亮,是竹行街道的一名基干民兵。由于疫情的影响,年近七旬的残疾退伍军人倪锦丰,因行动不便,理发成为了一大难题。平时经营理发店的倪冬亮得知情况后主动为社区居民上门理发,成为抗疫民兵队伍中的“新型力量”。

  “作为街道的基干民兵,我们有责任为社区的居民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急百姓之急,立足本职,帮助更多的困难群众。能在疫情期间为群众理发,我感觉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编外“水电工” + 代购 “小哥”

  “阿姨,看看水龙头修好了!放心用,有事就找我”小伙子拂去帽檐上的水珠笑着说。连日来,找街道民兵应急排一班班长包颖杰修水电的电话连连不断。“我既是民兵,也是社区工作者,退伍前在部队学习过营房维修技术,这次派上大用场了。疫情当头,保护好群众的身体健康、坚守岗位、履职尽责,时刻以人民利益为重,就是最好地履行使命担当。”

  由于社区居民较多,楼层较高,他经常忙得大汗淋漓。在疫情防控期间他和其他民兵志愿者还承担着社区多户居家隔离家庭的购物“小哥”,买米、送菜、送煤汽样样干。疫情就是战场,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一朝是军人,终身不褪色。

  有群“迷彩”“最美家庭医生”

  “你俩都解除隔离了,但还要注意疫情防控……”连日来,星怡社区穿梭着一群穿着防护服,内着迷彩服的医护人员,他们每日重复给隔离群众进行体温测量和心理疏导。疫情发生后,针对大量的外来人口,开发区迅速掌控人员流动,对一部分群众进行了定点隔离。

  南通市民兵应急营医疗救援排的民兵骨干装备严良、防护到位。对隔离人员进行“日测量、日统计、日上报”的措施,坚决做到滴水不漏。面对隔离人员产生的恐慌,医疗救援排排长李忠伟用暖言暖语消除疫情恐慌心理,并提醒大家认真做好防护措施。在对隔离人员进行医疗保障的同时,他们作为应急医疗救护力量,对军人军属、重点优抚对象和有基础疾病的社区居民开展上门巡诊,成为群众有口皆碑的“最美家庭医生”。

  南通军分区政委王文说:“只要群众有需要,我们就要当先锋、挑重担!”据悉,南通军分区万名民兵始终奋战在疫情防控、企业复工复产和服务群众一线。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南通军分区/高涵 通讯员/杨尉 娄正南 编辑/沈源)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