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苏网讯 邵俊是苏北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也是江苏第二批驰援武汉医疗队队员。在武汉战“疫”一线,他的同事和武汉同行都喜欢称他为“沟通达人”。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邵俊第一时间报名请战。1月28日到达武汉后,邵俊担任危重症组及第一医疗组副组长,他所在的危重症组,也被同行们称为应急“别动队”,多次参与应急抢救。2月3日 22时25分,江苏医疗队接到求助电话,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一名57岁女性患者发生严重低氧血症,呼吸窘迫,吸氧后缺氧症状仍未缓解,亟需救治。此时,邵俊刚刚在病房忙碌完一天,晚间还连续参加了队务、党支部、医疗沟通协调三个视频会。接到求助后,邵俊顾不得休整,迅速领取防护物资赶往医院。到达病区后,邵俊发现患者气喘明显,而隔壁32床74岁的女性患者病情同样危重,心率增快,呼吸急促,大流量吸氧情况下指脉氧仅仅在82%左右。邵俊当即和同行的护师一起对这两名患者展开紧张急救。他们加大两名患者吸氧流量、协助患者90度卧位后, 31床患者脉氧能逐渐上升,呼吸情况逐渐平稳,而32床患者呼吸窘迫症状却不见好转,邵俊随即决定给患者高流量吸氧并调整了参数。随后,这名患者呼吸脉氧逐步上升到90%以上,呼吸频率及心率逐渐趋于稳定。
患者情况稳定后,邵俊发现这两位患者都显得非常紧张,呼吸急促,而且两位患者病床相邻,焦虑情绪容易互相影响,严重影响治疗。邵俊留了下来,继续对两位患者耐心解释90度卧位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加油、坚持。经过一番耐心疏导,两位患者的呼吸渐渐平静下来,露出了轻松的微笑。邵俊又将两位患者的影像资料及化验结果调取出来,细致研究后,向值班医生交代了用药调整事项,并向护士嘱咐观察事项。忙完这一切,已是次日凌晨一点多钟,走出病房,脱下防护服的那一刻,邵俊才觉察到贴身上衣已经完全湿透了。
事实上,每次进入病区查房,到床边与患者沟通都是邵俊不可缺少的工作。新冠肺炎患者存在焦虑情绪的情况比较常见,有对自己病情担心的,也有对家人思念的,还有对工作、事业担忧的……邵俊一有时间,就与患者沟通交流,他掌握了病人的第一手临床资料,并且不断地调整治疗方案。
很多人都知道,有一句话常挂在邵医生嘴边:“没有沟通不了的患者,没有沟通不了的家属,态度和立场决定一切。”正是怀揣着这样的信念,他通过主动沟通拉近了与武汉患者之间的距离,也加深了患者对江苏医疗队的认同感。
(来源:江苏广电扬州中心站/王泽坤 通讯员/袁良才 编辑/张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