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最美医护工作者丨池云:每送出一位患者,就是我最幸福的时刻

2020年02月23日 08:27:58 | 来源:荔枝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编者按: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进入最吃劲的关键阶段,江苏省80万名卫生健康工作者闻令而动、冲锋向前,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誓将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2月18日,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卫生健康委通过信息云技术,联合发布第二批在战“疫”斗争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事迹。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些奋战在防疫战线上的“最美医护工作者”,倾听他们的战“疫”故事。

  南京第二医院汤山院区(南京市公共医疗卫生中心)是南京地区集中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定点医院,是抗击疫情的最前线被称为南京的“小汤山”。池云与她的同事们,二十多天来在这个战场上,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谱写着一曲以生命赴使命的壮丽战歌。

  女儿:“不要给我打电话,有这时间赶紧睡觉!”

  2020年的春节,对很多人来说,过得都不容易。大年三十晚上,当家家户户围坐一起吃着年夜饭,看着春晚的时候,池云却没来得及吃上一顿团圆饭,就离家去上夜班了。临出门前,她与女儿约定,“明早回来陪你吃水饺。”却没想到这一去,至今没回过家。

  1月23日,南京出现首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作为江苏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池云成了第一批进入隔离病房的医务人员

  对于这样的结果,女儿王心池显然早有预感。回想起2003年的非典,池云也是冲在最前面。那时的王心池只有4、5岁,虽然还不懂事,但站在医院门外,隔着那道铁门和警戒线,本能地感受到了危险。她看着瘦小的妈妈,拼命喊着“妈妈!你别去,你回家呀!” 

女儿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池云的身体,一遍遍地让她注意休息

  17年后,池云又一次做出了相同的选择。这次,女儿长大了,她能理解妈妈的选择。“这是医生妈妈的常态,况且现在全国疫情形势不容乐观,作为感染科主任,她肯定会冲锋在前。”唯一放心不下的,是她的身体。虽在一座城,但疫情这道无形的墙,让她们之间的距离变得遥远。王心池只能在池云给她打电话给她时,不停叮嘱:“不要给我打电话!一定要吃饭!一定要睡觉!不要给我打电话,有这时间赶紧睡觉!”

  王心池看来,池云太操心了、太负责了、太爱她的病人了。上班是病人、回家还是病人,她的电话是病人的‘树洞’,不管是咨询疾病、还是聊聊家常,她总是很热心。

  同事:“你这也算在援鄂啦!”

除了治疗,池云常常与患者谈心,鼓励他们战胜病魔

  在池云看来,治疗新冠肺炎最大的挑战是,消除患者内心的恐慌。

  前一阵子,医院收治了一位武汉过来探亲的男患者一天,他突然激动的抓住池云,“池主任,求求你救救我老婆吧!”原来,这位患者常居武汉,今年过年他一人回宁探亲,后来被确诊收治入院。隔了不久,留在武汉的老婆也出现了感染症状,夫妻俩天各一方,彼此担心。可是此时的武汉,医疗资源极度紧张,一床难求,不符合住院标准,只能居家隔离,每天去医院挂水。

  “池主任,你们医护人员那么好,对我们这么耐心热心,技术也那么好。求求你,能不能把我老婆从武汉接到这儿来啊。”这个中年汉子,焦急地落下了眼泪。

池云通过微信远程指导看病,并不断安抚患者的情绪

  “别急别急,把我的微信给她,我来给她远程治疗。”池云很快加了微信,开始了跨省远程看病指导“你一分钟呼吸次数平稳,肯定肯定没问题!现在病情已经到了巅峰期,很快就会下来,你等三天去复查如果是白肺,我请你去丁山宾馆吃饭!”池云在详细了解情况后,故作轻松地安慰她。

  我当时就特别感动,心一下就下来了。那三天我逼自己吃饭,吃有营养的东西,就像池大夫说的,三天以后复查,影像学真的显示炎症明显吸收。”远在武汉的患者至今都十分感激池云。

  而这样的对话每天都在继续,哪怕是到了深夜,再忙再累,只要有需要,池云都会和她沟通,安抚她焦躁的情绪。同事笑称,“你这也算在援鄂啦!”

  “我在这么远,根本不是池主任负责的病人,但是还为我操着这样的心,说明她真的很有医德,真的太辛苦了,特别感谢她!”武汉的患者说起池云,不禁流下了泪水,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一条条微信,一句句就像朋友聊天的话语,一次次专业又精准的病情走向预判……随着武汉的妻子逐渐放松、病情日渐好转,南京的丈夫也逐步走向了康复。而这并不是个例,很多患者都有池云的微信,她牺牲了自己大量的休息时间,与每个有疑问、有问题的患者沟通,解答他们的困惑,缓解他们被隔离的压力。

  病人:“我是不幸的,却又是幸运的”

  南京二院汤山院区收治的患者中,还有一名老教授,也是搞科研工作的,身上带着老知识分子的细致和严谨。入院初期,她的女儿就给医护人员们打了预防针,“我妈可是很难缠的哦。”很快,大家就见识到了这个老教授的威力。

  “你们的用药依据是什么?”“这种药的药理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和副作用?”医生的每一个医嘱,都要经历她的严厉“盘问”;同一时期,在医院外的病人家属更是心情焦虑,不停的给医院病房打去电话追问情况。 

  “病人的心情可以理解,她有疑问,咱们就解释,都是知识分子,一说就懂,不难!”池云“迎难而上”,主动揽下了这个病人。耐心的解释、专业的回答、深厚的医学理论功底,慢慢地,池云成了老教授和家属最信赖的人。那么多病人又穿着防护服如果每个家属都打电话去问患者情况他们真的忙不过来但唯独池主任不厌其烦跟你说。老教授的女儿感慨道。

出院患者发来感谢信

  老教授出院后,给池云和隔离病房的所有医护人员,写了一封信。“新冠病毒的肆虐使我不幸中的,然而,我却又是幸运的!因为,在南京,在这个充满温情的城市,在这个设施先进、条件一流的公共卫生中心,一群圣洁的白衣天使,让我得到了最及时的隔离、最悉心的护理、最精心的安置、最科学的治疗!”“多少次,看着你们憔悴的眼神 ;多少次,目睹你们疲惫的身影,我们的心也在滴血,眼中噙满了感动的泪水。”“请你们一定呵护好自己!累了,就休息一下吧!你们的亲人也在盼望着你们回家!”

  在池云和其他南京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截至2月18日24时,南京累计治愈的新冠肺炎患者共35例,零死亡病例。池云说,每当送治愈患者出院的时候,就是自己最幸福的时刻。

  很多医院的墙壁上都挂着这样一句话,“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它出自1915年,美国医生特鲁多的墓志铭。100多年过去了,这句话越过时空,依然熠熠闪光。有人说,它总结概括了医学之功,也有人说,它指明了未来医学的社会作用。“治疗、帮助、安慰”,在抗击新冠肺炎这场特殊的战役中,池云远比一个大夫做得更多,她的努力与付出也让越来越多的人理解到这6个字背后,沉甸甸的意义。

  荔枝新闻记者/刘嘉 荔枝新闻编辑/王冰蕾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