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防护服是战“疫”前线医护人员的“金钟罩”。然而,当医用防护服成了紧缺品,一些人却借此售假,铤而走险……
2月13日,泰州市市场监管局接到某公司举报,称其购买了1700件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捐赠给浙江、江西等地的医院。但院方收货后反映货不对图、质量较差,不能用于医院防疫一线,怀疑存在质量问题。接到举报后,泰州市市场监管局第一时间安排专人对问题线索开展深入调查,发现这批防护服无中文标识、无厂名厂址,初步甄别为非医用防护服,随即对这批次防护服实施抽样检验。
2月17日上午,根据案件调查进展,泰州市市场监管局联合泰州市公安局、泰州市人民检察院召开三方联席会,深入磋商检测依据、案件定性、两法衔接等内容。17日下午,泰州市市场监管局联合泰州市公安食药环侦支队对当事人戴某展开询问调查,并赴相关企业调查情况。经过近12个小时连续调查,戴某心理防线被突破,交代了违法事实、违法经过。
经查,涉案人戴某从常某处购入1700件非医用防护服准备投放市场(购入价100元/件,货值17万元)。因疫情期间市场对医用防护服的需求非常旺盛且货源紧俏,在朋友介绍下,戴某将非医用防护服宣称为医用防护服卖给举报人(销售价210元/件,总额35万7千元),获利18万7千元,举报人将这批产品捐赠给浙江、江西等地医院。经过江苏省特种安全防护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验,戴某所销售防护服全部为不合格产品。
目前,案件已经移送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已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案件将进一步审理。
(来源:江苏广电泰州中心站/邹文杰 沈骁 通讯员/周立 编辑/徐金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