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日志丨一晚上收治25名重症患者 我也经历了令人震惊的“中国速度”!

2020年02月21日 19:18:43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日志作者: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副护士长 刘敏

  所属医疗队:无锡二队

  地点:武汉市同济医院光谷分院

  时间:2月20日

  2月9日上午,我收到支援武汉志愿报名的通知后,便立即报名。我知道武汉疫情是全国最重的地方,那里的医务人员一定已经超饱和在战斗,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了解他们的辛苦,也理应伸出援手,这是我的职责,也是我作为一名党员应有的责任与担当。

  我们无锡队是整建制接管了同济医院光谷院区的一个病区,全体队员分别来自无锡人民医院、无锡二院、江大附院、无锡市中医院、锡山人民医院、宜兴人民医院、江阴人民医院、宜兴中医院,所有的队员是陌生的,环境是陌生的,仪器物资是陌生的……在做好患者的治疗护理工作的同时,我们也尽快建立起了适应当前模式下的各班职责、工作流程等。

  2月10日晚,10分钟的时间内,病区就收治了23名患者,一晚上共收治了25名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当我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震惊于无锡团队的工作效率之快,也震惊于患者转运的调度组织之严密,更震惊于这期间所有涉及的环节连接之紧凑!我没有想到,我会亲身经历和感受到这国际上让人叹为观止的中国速度。

  安全的防护是救治工作的前提,只有全体工作人员都安全,才能保证我们的救治工作顺利开展。

  2月11日,我进入病房工作,当日脱防护服时,动作规范流畅,于是就被负责防护工作的组长毛芸老师选入防护组。防护组一是负责所有进入E1-8病区工作人员的防护工作,包括对全体人员穿好的防护装备仔细检查,确保密闭性;二是在污染区指导和帮助全体人员顺利脱下防护服且不被污染,保证最后独立脱下防护服的过程中自身不被污染,在这一环节,如果处置不当,一线工作人员和防护组成员都极有可能发生职业暴露,所以这一环节的操作步骤最多,耗时也最长;三是对所有进入污染区的工作人员出现的防护突发事件进行指导和处理。

  整个防护工作绝不允许有半点马虎,我已经记不清从进入病房到回到清洁区洗了多少次的手,只知道每次从污染区回到清洁区手上皮肤表面的皮脂层都会脱落,加上橡胶手套的关系,手背时常会出现过敏,发生皮疹。

  自从进入防护组,我开始更加抓紧时间学习院感防护的相关知识,因为我深深地知道自己肩上的责任之重,我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为我们E1-8病区的防护工作做出贡献。

  E1-8病区的病房保洁阿姨,我每天都能碰到她,第一次看她脱防护服,很笨拙,我帮助指导她如何穿脱。2月15日那天,我再次碰到她,赞叹她坚守岗位的勇气,却没想到她眼泪刷得一下就流出来了。她说,作为本地人留下来是应该的,她很感谢无锡医疗队对武汉的帮助,所有医护对病人的帮助,她都看在眼里。保洁阿姨还说,她很感动,因为在她的认识里,保洁工作是低人一等的,我没有因为她是保洁阿姨就看不起她,而是一视同仁地指导和帮助她脱防护服……我竟没有想到,自己的一个再正常不过的工作行为,在保洁阿姨的心里却留下了如此深刻的感动。

  其实,阿姨,你知道吗?我也很佩服你!佩服你自武汉疫情以来的坚守,佩服你每日擦拭病床、卫生间的一丝不苟,佩服你身穿防护服,承担每天巨大工作量的坚持。每次,当你脱下护目镜时,看到你的脸都是通红通红的,你虽然没有专业的知识可以奔忙在病人救治的最前线,但你的工作却也是院感防控的重中之重,你的坚持与认真,是我们所有人学习的榜样!

  今天武汉的阳光特别好,天特别蓝,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和小伙伴们走出病房大楼,虽然戴着口罩,可是忍不住想大口大口地呼吸,想大声大声地喊叫,想大步大步地奔跑在这春日的阳光里。

  这几天开始会有病人陆续出院或者转至方舱医院,这是近两周以来,我得到的最令人愉悦的消息!我坚信,在以后的日子里,会有越来越多的病人出院!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