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调组”,疫情防控战场上的“先遣队”

2020年02月21日 14:27:58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疫情阻击战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既要在前线冲锋陷阵,又要做特工侦破敌情,还要充当侦探逐本溯源。他们,就是“流调人员”,“密切接触信息”的第一手来源。“流调”全称流行病学调查,简单来说就是要搞清楚病人发病前后活动的“来龙去脉”。

  如果说,“流调”是遏制“新型冠状病毒”的“关口”,那么,“流调组”就是“先遣部队”,“流调员”就是前沿阵地的“侦察兵”。

  在南京建邺区疾控中心的张金、姜娜、宋小敏、简桥、单良等24名工作人员就组成了这样一个“先遣队”。他们身穿厚厚的、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戴着护目镜、口罩、手套对病例进行询问,详细了解他们发病前、发病后的接触史、曾经去过的场所、乘坐过的交通工具、发病时间、发病过程及就医情况……而这些工作,必须在一天内完成,耐心细致且容不得半点马虎。

  “在居民群众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到疫情防控的最前沿,是我们的职责所在。”疾控中心主任张金说。

  今年56岁的张金,参加工作32年来,一直奋战在疾病控制的工作岗位上。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建邺区疾控中心迅速成立了4个流调组,每组6人,承担辖区所有发热门诊报告的疑似病例的流调工作。接到报告电话,流调、消杀、采样小组即刻闻令而动,在第一时间到现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这是一场人民的战争,每个人的肩上都扛着沉甸甸的责任,我们没有退缩的理由。”陈元爱说,从进入流调组的那一刻起,除了肩上扛起的责任,也收获了很多的感动。

  “我们每天有两个应急小组,24小时值班,不管多晚,只要电话来了,便穿好装备、拿起流调表出门。有时凌晨两三点,队员们来不及歇息,便马不停蹄地赶回单位,完成调查报告的撰写,回想工作中还有哪些细节有疏漏,做到及时总结及时修正。他们双眼布满血丝,步履匆匆却坚定有力,很多人已连续在单位工作了28天,最久的已经坚持了整整一个月。”

  疾控中心副主任姜娜告诉我们,每次接到流调通知后,电话核实、现场摸排就会同步进行,第一时间了解病例行动轨迹,排查可能与病例密切接触的人员,密切接触者多的时候,可能要打上百个电话。流调并非短跑赛而是接力赛,病例所到的医院、家庭、超市、车站等地,都是折返点,“杂、繁、难”。一般来说,流调顺利的话,要和患者交流两个小时,否则可能需要双倍甚至更长时间。有些病例以时间太长、记不清楚为由,拒绝配合回答问题,还有一些病例故意隐瞒流行病学史,都会给流调工作造成很大难度。

  参与疫情流调工作已经快1个月了,吴文倩回想起对首例病人流调深有感触,“踏进发热门诊时,我们其实也很茫然,毕竟都不曾了解过病情。进隔离病房有风险,但我是一名党员,必须带头上,打头阵。早一分钟到达现场、早一分钟开展‘侦察’,就能早一分钟采取防控措施,居民就多一分安全保障。每成功隔离一个传染源,我们内心都会感到一种轻松。”

  (编辑/高若婷)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