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苏网讯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南京市高淳区疾控中心迅速打响防疫阻击战。疾控中心有三位年轻姑娘,虽然工作岗位不同,却始终冲在抗疫一线,她们就是1992年出生的陈云花、张芸和1994年出生的王若澜。
陈云花负责24小时疫情监测,要对确诊病例和每一位疑似患者发病前三天内的行程与路线、活动范围与轨迹、乘坐的交通工具以及车辆号次、航班号、座位号等信息进行收集、核实和汇总,确定病例密切接触人员名单、接触时间、接触方式,以判定密切接触者的暴露时间、隔离日期,并对解除隔离进行评估。同时,她还要核实和追踪区外发来的密切接触人员协查信息……各种数据汇成了庞大的工作量。可她仍然一丝不苟,不放过一条线索,不错过一条信息,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每天晚上都要加班到10点多才能回家。 陈云花的爱人在高淳区固城卫生院从事一线防控工作,两人只能“狠心”把才一岁多的儿子交给老人照看。陈云花说:“作为一名党员,我应该去现场一线,去防控的最前沿!但疫情监测和信息汇总工作我比其他同事更熟悉,我服从单位的安排,尽自己的全力,一定认真细致地做好领导交给我的每一项任务!”
1月25日,农历正月初一,关注疫情防控形势,张芸没等单位通知,就毅然放弃春节假期,匆匆赶回了单位。她对父母说,我是年轻人,更是党员,现在是最需要我们的时候,我必须回到单位待命,做好随时战斗的准备。考虑到张芸才入职3个月不到,前期单位并没有派她参与一线防控工作,暂时安排她协助同事做信息梳理工作。看到负责流行病学调查和病例采样的一线工作人员紧缺,同事们夜以继日,应接不暇,张芸主动请战,要求去现场防控一线。她说,虽然是一名疾控新人,我更应该去防控一线最前沿,到实践中去锻炼自己,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就这样,张芸穿上了厚厚的防护服,来到发热门诊、集中隔离观察点,与病患面对面,与病毒近距离,圆满地完成了一次又一次危险的任务。
一接到单位通知,王若澜驱车6个多小时,第一时间从沭阳赶回单位。接到指令后迅速赶赴发热门诊、集中隔离观察点,与疑似病例和密切接触人员近距离接触,成为离病毒最近的人!采样风险非常大,全程必须穿戴密不透气的防护设施,再渴也不能喝水,一个点采样结束后,衣服都是湿透的,脸上则是深深的口罩勒痕,双手因频繁消毒变得粗糙、生疼。王若澜说:“苦点我不怕,我是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党员们都冲在一线了,我想向她们靠拢,和她们并肩战斗!”
(来源:江苏广电南京中心站/杨威 刘孜 通讯员/陈颖 编辑/徐金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