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来袭,温情不减。"宅"在家成了很多人的生活常态。由于保障有力,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江苏百姓生活有条不紊。
在无锡一家超市内,工作人员一早就忙着检查各个区域的消杀情况,并反复与各个供货商联系,调整备货安排。在保证货源安全的前提下,超市蔬菜每天的进货量比平时增加3到4倍,肉蛋区的品种齐全,老百姓所需的生活用品丰富。
无锡天润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有为说:“我们原来一天是派一车的,现在一天要派两到三车,跟源头采购商联系,把货拉回来。”
江苏各地全力做好农产品稳产保供工作,为抗击疫情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盐城亭湖区的华东盐城农产品交易中心,积极与本地农商对接,同时将部分摊位向周边菜农免费开放,目前市场已累计采购700多吨各类蔬菜。射阳县开通蔬菜运输"绿色通道",每天为登记消毒的蔬菜运输车辆核发"绿色通道"通行证,可免于卡口检查,在各县区采购蔬菜畅通无阻。泰州市启动生活必需品市场保供监测机制,及时督促企业补足市场货品短板。
泰州市商务局市场运行处处长王华表示:“发现库存下降的趋势的话,我们会及时督促企业加强货品的组织。”
产品跟得上,供应端也有了新变化,"不见面"买菜成了新趋势。淮安推出"暖心蔬菜包,直达居民家"行动,城区居民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点菜",第二天,新鲜蔬菜就会准时送上门。同样采取线上下单、线下派单的模式,常州邮政部门全面加强与本地菜农的合作,制定同城配送方案,市民通过小程序一键下单,就可以不出小区购买到平价的本地新鲜菜。
(报道/周杨杨 无锡台 泰州台 亭湖台 射阳台 滨海台)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