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国务院应对疫情防控工作指导组专程赴南京溧水,通过走访村社区、听闻问询等多种方式,督导检查疫情防控工作,并认为溧水在疫情防控中,重心下沉、关口前移,自我约束、封闭管理,逐人排查、不留死角,形成了群防群治、联防联控的整体格局。
一个村庄就是一座堡垒
“叔叔,现在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为了全村人的安全,请你回去吧,也请你理解和支持我的工作!”在溧水和凤镇中杨村大梅卡口执勤的周型虎,即便是面对远道而来的亲人,他也仍然坚持原则、牢牢守好关口。与周型虎一样,中杨村其他党员干部在防疫期间,始终坚持以身作则,不遗余力地担好执勤任务。老党员顾传才,从正月初一开始就没沾过床,一直蜗居在卡口的防控车内;村书记李明为了防止外人进村,坚持每天夜里2点到各卡口“打卡”。正是因为干部带头,党员冲锋,中杨村执勤卡口被村民戏称为“比战斗堡垒还坚固的卡口”。
中杨村防疫是溧水91个农村行政村与社区的缩影。为了切实防止新型冠状病毒进农村,全区各村社因地制宜,努力把好每个卡口、守好每个关口。在晶桥镇芝山村,为了解决夜间防疫难题,洒水车变身执勤“驿站”;在洪兰街道天生桥社区,为了解决人员不足问题,成立了由百余名党员志愿者组成的10多个突击队;在白马镇,50余名执勤党员夜间用方便面充饥……全区90多个村社建立了近1000座防疫堡垒。党员干部的牺牲付出与自觉防疫来源于溧水区第一时间动员组织。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溧水第一时间启动一级响应,第一时间组织应急广播、流动车等开展广泛宣传,第一时间暂停城区、镇村公交等部分公共交通,第一时间取消各类聚餐,第一时间组织党员干部志愿者上卡口执勤。目前,全区有2万余名党员干部、6.2万名志愿者奋战在防控一线,组建各类突击队、志愿服务队近千个。
推行史上最严小区管理
“请出示出入证,测量体温。”市民高言林来到永阳街道毓秀小区为母亲送饭,刚走到小区门口,就被疫情防控守望岗的志愿者叫住。高言林一家住在附近另一小区,由于老母亲上了年纪,她让老人不要出门,自己每天给老人送食物。正月初五开始,小区实行封闭管理,不允许非本小区居民进入,经过社区协调、核实,高言林办了业主通行证,上面不仅有小区名、业主姓名,还有住址的门牌号等信息,一人一证,即使开车也要凭人员通行证方可进出。在溧水,全区134个居民小区全部实行这样的封闭管理,且每个小区组织社区工作人员、社区民警、志愿者和物业人员等多类人员组建执勤队伍,轮流守岗,保证工作质量。
除了进出管理,溧水还采用包干模式,抓好重点人群服务。在永阳街道致远社区广成东方名城,一户居民从武汉回来,在居家观察期间,居民陈爱福主动申请做志愿者,不仅在单元楼门口24小时值守,还为这户隔离人员买东西、扔垃圾。社区书记李金华介绍,为了切实让居家观察人员按规范观察,社区还推出了“四包一”模式,即除了为每户重点人员配备一名志愿者外,还专项配置一名社区医务人员、一名社区工作人员和一名社区民警,以便第一时间做好服务。目前,该社区共有138名党员报名参与服务26名重点对象。
以人为单位严格进出,以户为单位“四包一”服务,使小区实现了逐人逐户逐车的信息过堂,但也对人力提出了很大要求。为了及时解决人员难题,溧水发布“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不承担具体疫情防控任务的机关党员干部下沉到社区开展防控工作,同时定期通报表扬先进典型,激励党员干部在群众中勇带头,敢担当。目前,溧水共有数千名党员干部请战奔赴在抗疫一战。
“由党员干部凝聚成的红马甲、红袖章既是先锋岗的执勤卡口,也是特殊力量防疫的关口,更是一批不平凡人为小区居民织就的红色生命屏障”,溧水区有关负责人说。
交通卡口不留任何死角
“你冲锋、我坚守,我们一定能胜利会师!”任启岱值守交通卡口的事迹,最近在溧水交运部门被传为美谈。任启岱是溧水区交通运输局一名普通路政员,父亲身患癌症正在治疗,他却从正月初一开始,就坚守在交通卡口,并与父亲约定两人一个抗击病毒、一个抗击病魔,最终要“胜利会师”。任启岱告诉记者,“我身体好,抵抗力强,而且我一直都是在路政巡查一线工作的,万一有什么突发情况,我处理起来比较有经验。”
任启岱这种不畏难的表现是各交通卡口执勤人员团队力量的体现,也正是这种精神,让溧水交通卡口值守智慧频现。值班人员周勇为解决体温监测仪因温度低无法正常使用问题,想出了“暖宝宝与体温监测仪绑定使用”的小妙招,很好地保障了检查工作顺利开展。后来,这个方法在各交通卡口推广使用。为使卡口检查规范化,溧水区值勤人员率先提出了“开窗询问行程、测量司乘体温、检查活禽活物、登记信息资料、报送社区跟踪”的“五步检查”法,确保车辆检查不留死角,人员检控详实到位。为及时处置检查发现的问题,溧水在一线人员的建议下,还率先出台了闭环管理办法,确保第一时间安排相关人员至相应场所进行观察、治疗。
坚守加智慧,溧水防控人员在交通卡口织就了一道密不透风的防疫网。截至目前,溧水境内11个高速公路及国省干线公路交通卡口,共检查车辆93000余辆,测量体温19万人次,未发生一起漏车漏人现象。
(来源:江苏广电南京中心站/杨威 刘孜 通讯员/杨长喜 李立 编辑/张泉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