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管理是当前防控的重要工作。社区管理的背后,是一个个社区工作者默默无闻的奉献。一条条微信推送、一张张宣传单、一声声“大喇叭”广播、一个个“硬核”标语,组成一帧帧江苏社区工作者,也是江苏民政人的抗疫画面。
罗忞是迈皋桥街道东井村社区的一名社区工作者,同时她也是一名预产期不足2个月的准妈妈。由于特殊的身体情况,罗忞被社区同事们“强制”送了回家。但身为一名“掌上云社区”的群主,她每天仍然在自己管理的11个微信群中忙个不停。
随着感染人数不断攀升,居民情绪也愈发紧张,罗忞在群内耐心回复居民的每一个提问,还第一时间对不实消息进行辟谣,并为大家搜集发布官方防治知识,极大安抚了群内1519名成员。此外,她还四处打听寻找正规口罩生产厂家,自己垫付为社区居民订购了1万只口罩。
沈敏敏是姑苏区沧浪街道道前社区的党委书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她便每天“泡”在社区,与其他工作人员一起共同抗击疫情。“将近十天了,她每天回到家也不敢松懈,眼睛一直盯着手机,生怕错过什么消息。”丈夫华敏礼看着妻子每天的忙碌,心疼地说。
华敏礼也是一名党员,他希望在这个特殊时期能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于是夫妻俩双双来到社区,在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后,便和其他社工、网格员一起出门。仔细地喷洒着消毒药水,认真地在垃圾桶旁张贴病毒防控知识海报,简单明了地教会居民做好个人防控措施,正确处置已污染垃圾。
魏亚非,一个阳光乐观的大男孩,30岁刚刚出头的他,已经做了五年的连云港市海州区朐阳街道香江社区的“一把手”。此次抗击疫情,他成了社区最忠诚的“卫兵”。从1月26日开始,这个年轻的“卫兵”就没回过家,吃住在办公室,服务在社区中,每天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奋战,一起挨家挨户走访排查,每天都要工作到凌晨,常常只能睡三四个小时。
最令他欣慰的是,在海州区“四包一”管控机制的有序开展下,大家明确任务分工,迅速开展行动,加强疫情防控,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输入性病例,公安大数据反馈人员核查率达100%,自己所蹲点的社区目前一切工作有条不紊。
“90后”的蒋心怡是走在疫情防控一线的众多网格员当中的一名。1992年出生的她是一名刚刚结婚不久的新人,她的爱人也奋战在战“疫”一线。今年是他们新婚后的第一个春节,却因为奔赴各自的战场不得不放弃团聚的机会。
多日的走访,蒋心怡没有半句怨言,跑遍了网格内的所有楼栋。面对部分居民的不配合和恐慌情绪。她打起十足精神,耐心细致地解释。面对满是消毒液味道的双手和呼吸打湿的口罩,蒋心怡坚定地说:“我是一名网格员,同时也是一名党员,这一片网格就是我的责任范围,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土担责!”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徐仁飞 编辑/高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