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响,小区实施封闭式管理,市民出门购物受限,生鲜日需成为城市生活的一大难。
网上平台的订单数量大幅增加,生鲜粮油配送成了当下最大的民生需求。由此催生的一批配送员,也成为疫情下的“逆行者”。
配送量是平常的近一倍
昨天一大早,位于南通启东市花园路农贸市场西北角的鲜格格生鲜配送点内,几名戴着口罩的配送小哥进进出出,脚步匆匆,黄俊杰是其中之一。
拿起一袋袋已经打包好的蔬菜,黄俊杰仔细核对订单,把配送目的地迅速在脑子里过了一遍。现在小区不少道口封了,他要盘算下怎么走,才能速度最快、效率最高!
十个大购物袋,每个袋子里装着十来种蔬菜和生鲜,把电瓶车前后都塞得满满当当。
第一单,东方明珠小区,黄俊杰提前5分钟打通了对方的电话,按照约定,他把购物袋放在了大门口保安值守的地方后离开。一会儿,楼上的住户下来取走,双方没有任何接触。
“全程不接触,现在是特殊时期,少接触就能减少病毒的传播。”黄俊杰笑着说。
黄俊杰在鲜格格生鲜当配送员一年多,这个新春配送的单子是平常的近一倍,每单的量也多,他们的配送员队伍都从3人扩充到8人,但依然忙得吃不上饭。
“市民不方便出来,我们就送。虽然累点,看到顾客满意并感激,就觉得很值!”黄俊杰告诉记者,晚上回家进门前先把外套脱掉,然后洗手,“一天在外面奔走,自己得当心,家里还有老婆孩子……”
员工都是兼职配送员
每天一百个多个订单,利群时代启东店90多名员工人人都当上配送员。
11点半,超市营业员周菊拎着一个重重的购物袋走出超市,袋子里装着米、面等物品,重达五六十斤。她有些吃力地将袋子放在电瓶车踏板上,向着东洲新村方向驶去。
“不少顾客都在我们超市的APP上下了单,但没有足够的配送员来送货。”为此,利群时代超市发动所有员工加入配送队伍,除了固定人员全天候的配送外,其他员工在下班的时候也都会主动带走一些自家小区附近的单子,一起分担配送的压力。
“做配送员会接触更多的人,到更多的地方,也担心增加感染病毒的风险,但是在这个特殊时期,这是我们力所能及,做到服务市民的事情。”周菊跟记者分享一件感人事,她的同事曾在配送中遇到过这样一位顾客,在取货的时候随身带着酒精喷壶,给购物袋消了个毒,还不忘给配送员全身喷一下,叮嘱他们也要做好自身防护,“大家的防护意识都挺好,还是比较放心的……”
送奶茶的频频上菜场
城南菜场的蔬菜摊位上,美团外卖小哥黄俊在帮顾客拿菜。
“疫情发生之后,生鲜的订单明显增多了。”核对好订单,黄俊匆匆骑上电瓶车赶到宝岛花园,把物品从紧闭的铁门口递进去。
以前,黄俊送的最多的是奶茶快餐类,都没怎么接过生鲜类单子,现在每天三十四单,有小一半是生鲜,他一天要跑好几次菜场。
“我们会跟顾客保持一米以上的距离,这是对别人负责,也是在保护自己。”黄俊当天的班从上午10点开始,直到晚上10点才结束,“这是中班,晚班的同事要送到凌晨4点。”
一天12个小时,深夜回到家中已经非常疲惫,但黄俊并没有想过放弃。
因为从来没有这样的时刻,让黄俊感觉自己如此被需要。共克时艰这个词,让他有了一种责任感,推动他每天以最饱满的精神,不停奔波,“我多跑一单,别人就能少一分外出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