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去了武汉,我留在镇江,非典那年我们也是这样

2020年02月13日 19:50:08 | 来源:看见大市口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在镇江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科护士华燕,依然在忙碌着,她的爱人孙立果,是二院急诊内科的医生,目前已经随驰援队伍去了湖北武汉。其实,抗击疫情,分居两地,这在夫妻俩之间已经不是第一次了。2003年非典时,两人结婚才一年,当时孙立果在河北赵县,而华燕在镇江二院,同样都战斗在抗”疫”第一线。

你在前线冲锋陷阵 2.jpg

  孙立果妻子 镇江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科护士华燕:毕竟经历过一次,有这样的经验了,也没什么特别的,确实没什么特别的,感觉就是平平淡淡过日子的那种,也没有什么害怕啊,我觉他既然去参加抗击新冠肺炎的任务,我就在家里支持他。

  日常家务,还有老人帮衬着,可教导读高中的女儿作业,就必须得夫妻俩亲自来。这方面原本都是孙立果一力承担,现在华燕拿到了接力棒,她也切身体会到了之前丈夫的不易。

华燕2.jpg

  孙立果妻子 镇江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科护士华燕:经常看到他气得坐在旁边,小孩子正处于青春叛逆期,你也不好讲的太狠了,你讲的太狠,她会叛逆的,你越是让她做,她越是不做,你还不能打死她啊,你只能跟她好好说,跟她说好话,小孩子是真的很难管。

  女儿在慢慢长大,他们也会慢慢明白父母的苦心,他们有一天也会肩负起使命,成为万人瞩目的焦点。镇江市精神卫生中心护师袁晨琳,用实际行动,成为了父亲的骄傲。支援湖北的消息传来后,她毫不犹豫主动请战。

你在前线冲锋陷阵 6.jpg

  袁晨琳父亲袁建军:你能想到湖北人民的灾难,人家失去父亲,失去母亲,失去儿子,失去女儿,是很痛心的,你能用你的一技之长去挽救更多的生命,挽救更多的家庭,爸爸支持你。

  袁晨琳在父亲袁建军的心中一直都是一个内心强大的人,也很有主见,女儿做出的决定,纵然不舍,他也不忍心阻止,表面上更多的是支持和鼓励。我们能看出他的不舍,毕竟,女儿去了去了湖北,这也意味着一个四口之家,天南海北,分了四个地方。

袁建军1.jpg

  袁晨琳父亲袁建军:儿子出国在外面学习,我爱人是跟老板跟人家企业,到了海南,正好是一个非常时期,也不能回来过年,然后我就跟女儿两个人在家,过了年之后,又发生这个疫情,女儿有去了湖北,目前就四个人四个地方。

  疫情将一家人分割千里,但是却分割不开彼此的牵挂,我们相信,这一切都是暂时的,我们期盼着袁晨琳早日凯旋,也祝愿这一家人早日团聚。

袁建军3.jpg

  袁晨琳父亲袁建军:希望她在一线好好工作,为更多的湖北人民服务,听领导的话,她能够凯旋而归,我们为她接风。

  被疫情阻隔的不止袁晨琳一家,面对疫情,参加支援湖北的宋继东和家人,可能会更加淡然,他们一家四口都是医生。父母之前在白求恩医科大学执教,大哥在上海一家口腔医院工作,而宋继东扎根镇江,成为镇江第四人民医院的一名内科医生。

宋玉良 1.jpg

  宋继东父亲宋玉良:你是学医的,学医的就得治病救人,这次湖北出现这么个疫情,很严重,从电视上看,全国动员,都来支援武汉,作为每一个医生,都应该有这样的责任,都应该去,他这一批医院委派他去,应该去。

  这张照片上的中年男子,就是45岁的宋继东,拍集体照时,他更愿意站在后面靠边上的位置,衣着朴素,谁能想到,他的头发竟是老父亲给修剪的。

你在前线冲锋陷阵 8.jpg

  宋继东父亲宋玉良:接近过年了,不是二十八,就是二十七那天,说,你给我理个发吧,我说我怎么给你理发,就用你那推子给我推,我说行,坐着,我就推推推,不行,头发太长了,推不走道,我就用做活的剪子,咔咔咔,剪短了,然后再给推推。

  78岁的宋老,平时喜欢看看书、写写字,在房屋正对门口的墙壁上挂着一幅字,内容正是宋老教育子女,传承家风的警句格言。

你在前线冲锋陷阵 9.jpg

  宋继东父亲宋玉良:勤俭持家之本,和顺齐家之本,谨慎保家之本,诗书起家之本,孝悌传家之本。你学医吧,你就得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一定得这么做,首先做人,做个正经人,然后你就得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富的也好,穷的也好,一视同仁,该怎么治就怎么治,该什么时候做(手术)什么时候做。

  从春节前放寒假后开始,江苏大学教育学院讲师蔡伟仁的生活几乎已经全部被儿子、女儿所占据,他实在不忍心再让妻子蔡建多操心了。在抗”疫”一线,身为第一人民医院新区分院的主管护师,蔡建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做。

你在前线冲锋陷阵 11.jpg

  蔡建丈夫、江苏大学教育学院讲师蔡伟仁:在新区分院那边,发热门诊她就在那边,我那时候在老家的时候打电话给她,(晚上)八九点钟她还说,一会儿又要出去了,说有病人要隔离观察,她要跟车,她就很急了。

  也正是因为蔡建平时工作忙,照顾孩子的机会比较少,以至于,她出发到湖北去了多日,两个孩子甚至都没有表现出”想妈妈”的念头。

你在前线冲锋陷阵 10.jpg

  蔡建丈夫、苏大学教育学院讲师蔡伟仁:因为我带孩子带的比较多,更何况前面春节三个星期,都是我跟他们在一起,我们爬山啊,在家打打球,活动项目比较多,所以他们相对对妈妈的思念,没有那么大。

  孩子仍然年幼,他们还不明白什么是疫情,不明白妈妈在外工作,需要承担什么样的风险,需要完成多么艰巨的任务,但是这些,在蔡伟仁心中是再清楚不过的,这段时间他会更多的关注疫情方面的媒体报道,也越来越明白妻子心中的使命和担当。

你在前线冲锋陷阵 12.jpg

  蔡建丈夫、江苏大学教育学院讲师蔡伟仁:她要为别人做事情,做事情跟国家联系起来,就是为整个社会做事情,这是一种使命,作为医务工作者他们的使命,作为共产党员他们的使命是什么,这一点,可以让人做的事情,它的意义,更深刻,其实都是一些平凡的事情,他们都是平凡的医务工作者,这么多医务工作者都在一线,他们应该都感受到了跟这个国家联系起来,他们做的事情的价值和重要性。

   
  (来源:看见大市口 编辑/俞思琼)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