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林镇白岭村村支书戴元武在朋友圈中晒出一张“炫富照”,只见满屋子的方便面、八宝粥、面包、鸡蛋、水果、消毒用品等等。戴元武笑着告诉笔者:“这些还只是其中一部分,还有一部分物资给了我们村卫生室,除了物资还有慰问金。这些都将用于本村的疫情防控工作。”
从这些物资和慰问金当中不仅可以看到群众的爱心,更可以感受到群众对村里工作的认可、支持,对疫情防控工作的热心与信心。
疫情发生以来,桃林镇干群发挥自己的力量和智慧行动起来,一副副接地气的防疫宣传标语横幅,一段段“土味”十足的广播,一家家上门排查和宣传防疫知识......每个村的村支书还通过建立疫情防控微信群,搭建起一座群众与村委会联系的桥梁,向村民宣传解释疫情防控政策和相关疫情知识,同时倾听村民意见建议。不仅宣传了疫情防控知识,还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
打好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凝心聚力至关重要。随着疫情防控工作的不断发展,桃林镇不断完善由镇村党员干部、网格员、志愿者等人员参加的值守制度,24小时值守做好属地防控和村庄防控。实行网格化管理全覆盖,让广大基层群众感受到“党组织就在家门口”“党员和我们在一起”。
同时,急群众之所急,针对村民日常生活所需的米面粮油蔬菜等,倡导由村干部代买,减少村民外出次数,最大程度降低疫情风险。全力保障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和价格平稳,疫情期间,桃林镇北芹合作社的西红柿、西葫芦等蔬果持续不断地驰援东海疫情防控一线,受到全县人民的一致好评。
桃林镇2188名共产党员和110名镇村干部中喊响了“党员上一线、干部上一线、党员干部冲在最前面”的口号,同时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构筑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桃林人民在这场“疫”线的斗争中没有旁观者,各个群体都是参与者。
除了企业家、个体工商户等爱心群众向党委、村委捐款捐物。桃林镇还涌现出一个个站“疫”感人事例:被桃林镇上河村群众称为“父子兵”的李钦春和李二汉。有着20多年党龄的李钦春和退伍军人李二汉,两个党员第一时间响应村支书的号召加入党员志愿者队伍中,在上河村防疫点上并肩战斗。是夫妻更是战友的桃林中心卫生院的戚为民和陈丽伟,戚为民医生负责在310卡口执勤,陈丽伟负责桃林中心医院发热门诊的抽血检验,他们两个在该镇疫情防控责任最重、最危险的岗位之一。巾帼不让须眉的桃林镇桃西村的马爱穿、苗昌兰、刘山平三位女同志,在疫情发生后主动请缨,在村口桃新路处设立了疫情监控点,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精神,彰显“娘子军”的本色,还有老退伍军人朱井娥开着三轮车,每天通过扩音喇叭走村串户向村民宣传防控知识......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桃林镇干群众志成城、携手奋战,发挥出群防群治的优势,凝聚起抗击疫情的强大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