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苏网讯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连云港第二人民医院十一病区护士李懿在第一时间响应号召,第一批次进入隔离病房工作。本文真实记录了她在隔离病房工作的情况与心得。
作者简介
李懿,女,35岁,预备党员,本科毕业于吉林医药学院英语护理专业,目前正在攻读扬州大学硕士学位。2010年7月到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参加工作,目前担任肿瘤放疗科十一病区责任组长、带教老师。
2020-01-30,晴
今天下午接到父亲的电话,说肚子胀,我立即“全副武装”来到父亲家,询问他的情况。发现不是很严重,给他倒了一杯温开水,找出两片药给他吃了。父亲已是肝癌晚期,按道理,这个时候我该寸步不离陪在他身边,尽女儿的孝心和义务,但是,对为护士的我来说,这是奢望。
我的手机铃声响了,是护士长,她说,医院现在成立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第一批救治小组,问我愿不愿意参加。我看了看父亲,他挤出一丝微笑,对我点了点头,我回答说:“护士长,算我一个,我去!”挂断电话后,父亲说:“你去吧,我没事。”我是含着眼泪离开父亲家的,一路上心情忐忑,和丈夫说起这件事的时候,我甚至都一直是低着头,差点说不出口。没想到丈夫也说:“你去吧!没事!老爸那边我替你多去看看!”我想,今天晚上我大概又要失眠了。
2020-01-31,晴
今天,第一次在隔离病房上中午班(8个小时)。工作中需要穿防护服、戴护目镜、双层手套、N95口罩、鞋套等全副武装去隔离病房上班,这一套装备在身上真的是让人有点“小缺氧”。我是近视,眼镜外面再戴防护目镜,戴上双层手套为患者静脉输液。由于穿的厚重,比较热,再加上口罩,很快我防护目镜上全是雾气,能见度低;戴双层手套操作也非常不便。很惭愧,给第一位患者第一针穿刺就失败了。他很着急地问我,你能不能找个专门扎针的护士来,我只好一个劲儿赔不是:“对不起,只有我一个人,我就是专门扎针的护士,您稍等我一会儿!”我定了定神,再次选择血管,重新穿刺,成功了。我松了一口气。工作近十年,很久没有患者质疑我的静脉穿刺能力了。
我默默祈祷:但愿所有病人的检查结果都是阴性的吧!结果事与愿违,有一例患者检查结果为阳性。交接班后,卸下防护“装备”,离开隔离病房,回到护士站,发现大家情绪都有点低落,我们都不能回家了,但也就只有一会儿,大家又打起精神,忙着消毒房间,铺床,打扫卫生,迅速建立起了医护人员生活区。大家纷纷打电话通知家人,要有一段时间不能回家了。我也给丈夫打了个电话,告诉他我不能回去了,嘱托他去看看父亲。他说跟闺女视个频吧,我说算了吧,我累了。其实,我只是没有勇气去面对孩子不舍的眼神,我怕一听到她喊我就后悔做来隔离病房的决定。
2020-02-01,多云
今天,是我来到隔离病房的第二天。上办公班的护士由于一直上班没有休息,体力不支差点晕倒,于是我提前4个小时接了她的办公班,4个小时后我又换上装备去隔离病房上班,这就意味着我今天要上10个小时的班。
为了避免去厕所,穿防护服之前我不敢吃饭、也不敢喝水。由于人力不足,隔离病房每个班次只有一名护士。上班后我就开始做治疗、量体温、测血压、测血糖,给患者烧开水、送水,给患者送饭、打扫卫生,对出院患者的病房终末消毒……一刻没闲着。
整整6个小时,我终于可以脱掉装备了。因为两副眼镜压着,我耳朵已经失去感觉了;脸上也被勒出了深深的印子,心疼自己的脸,感觉护肤品都白用了。不过,不管怎么说,这一天顺利地过去了。
2020-02-02,晴
今天不用去隔离病房,负责处理医嘱、配置液体、书写护理记录,为隔离病房的护士准备药品、大液体、物品等,准备好次日晨要采集的血标本、咽拭子标本等。就这样,从下午五点钟接班,不吃不喝,不上厕所,一直忙到凌晨三点,我才有空记下流水账。虽然已经是第二天,还是记下来吧。
2020-02-04,晴
因为昨天晚上去隔离病房上大夜班,所以昨天白天睡了5个小时,起来就发现自己好像感冒了:鼻塞,嗓子也痛。我感觉不是很严重,就多喝了点开水,怕夜班挺不过来,就向同事借了一个成人尿不湿。“30多岁了,第一次垫尿不湿!人总要有所尝试嘛!”我在心里自嘲了一下。装备完毕,进入“战场”。可能是由于感冒的原因,总是觉得喘不上来气,处理完病人的治疗,做好出院病人的终末处置,打扫完卫生,看了一下时间:3:25。我感觉自己好像要散架了,于是我就坐下休息一会儿,坐下后又感觉喘不上来气,我只能站一会儿,坐一会儿。“再坚持两个多小时就有人来接班了!”我在心里安慰自己。就这样,到了5:30,我用对讲机通知医生来采集咽拭子的标本,配合医生采集好咽拭子标本,采集好血标本后,我又再次给在床十名患者测了体温……忙着忙着,下一班的同事来接班了。
今天这篇算是补昨天的,我实在太累了,就想蒙头睡大觉。
2020-02-05,晴
下了夜班,洗了个澡,吃了早饭,我就睡下了。睡醒后本来还要去隔离病房上小夜班,可是感觉自己嗓子疼的厉害,呼吸也不那么顺畅,我赶紧向领导汇报了我的情况,领导决定将我移出防控第一线,到专门设置的医务人员隔离区进行隔离观察。至此,我在一线的抗疫战斗暂时结束,但这是我毕生难忘的经历。
离开的我默默祈祷:但愿疫情早日结束,让我们在一线医务人员早日回家,与家人团聚。接下来,我还要自我隔离14天,才能放心地去照顾其他患者,照顾我爸,照顾孩子。
世界很大,生命很短,只有心存敬畏,承担使命,才能让生活更美好。
李懿的工作暂告一个段落,但还有很多和她一样无畏的医护人员在抗疫的战场上奋斗着。他们,汇合成一股世间最强大的力量,与病毒抗争到底!
(来源:江苏广电连云港中心站/吴斌 通讯员/孙利 编辑/徐金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