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所长,杨海昕向您报到!”杨海昕走进全国首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高邮菱塘派出所,向所长刘玉山敬了一个礼。
杨海昕今年20岁,家就在派出所对面。小时候,每当看见警车,他都会观察很久,那时候,他就希望长大了能够成为一名警察。如今,他已是铁道警察学院铁路警务系大一学生。1月24号下午,他到学校发来的信息:“暂停节后见习活动,全体同学将作为预备力量,随时执行上级统一部署”。按照原计划,春节后他就要到盐城火车站派出所见习,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爆发被暂停了。
大年初二,在家休息的杨海昕看见菱塘派出所民警全部返岗,警车也全部出动。初三一大早,他就换上警服来到派出所,拦住正要外出执勤的刘玉山,请求加入警队执行任务,刘所长现场就答应了。 卡点拦车、敬礼、检查证件、登记、放行。这几天,杨海昕不断地重复这套动作,平时对着镜子一遍遍练习的敬礼动作,也在不知不觉中变得更加标准和熟练。
“海昕,你还是个学生,就不要到路上去执勤吃苦了,就留在所里登记登记信息,省得我在家替你担心。”
“妈妈,您还记得去年我第一次穿上警服,给您发的照片吗?穿上这套庄严神圣的警服,我就把责任与担当刻在了心里,你不知道我有多光荣、有多自豪,能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这么重要的工作,这是最好的实践课,我一定要冲在前面。”听到妈妈的话,杨海昕这样回答。 十几天来,他随民警们一道出警,道口执勤、排查随访、信息采集、巡逻盘查,样样不落,这让全所前辈们感到很是欣慰。
对照入警誓词,杨海昕觉得自己很充实。
2月10日上午,杨海昕跟记者分享了他的“疫”线收获。
杨海昕告诉记者,这几天,他和民警们一道做疫情防控检查、宣传,无论走到哪里,街坊邻居都很配合,也很热情。他还记得,第一次见到所长刘玉山,对方就提醒他“首先要注意安全,保护自己”。每次出警时,民警们都会提醒他“注意安全!”前几天下午4点左右,派出所附近一个小岛上发生火灾,出警时遇到一段路警车无法通行,民警们直接跑步向前,再快速登船去灭火。这一切,都让他感到了温暖和力量,也让他对入警誓词理解更深刻了。 “我志愿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献身于崇高的人民公安事业,坚决做到对党忠诚、服务人民……。”
发稿前,记者收到了杨海昕发来的一段微信:自从获准参与“役”线警察工作以来,我越来越能感受到人暖,所里暖,家乡更暖,我们共同面对着疫情,不打赢绝不后退。我所目睹民警们吃苦耐劳的精神,激励着我今后遇到困难,也绝不后退。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这世上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这句话。
(来源:江苏广电扬州中心站/王泽坤 通讯员/缪卫中 编辑/俞思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