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南京“火神山2.0”!这群东大人与时间赛跑

2020年02月09日 21:38:16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目前南京所有的确诊新冠肺炎的病人都在2016年就开始投入使用的南京“火神山”——南京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接受隔离治疗。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迅速蔓延的严峻形势,南京市委、市政府紧急决策,在现有南京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市第二医院汤山分院)的基础上紧急扩容建设应急工程。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临危受命,负责本次应急工程——南京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应急病区的设计工作。

  工程要求在2周内紧急完成,总面积20240平方米,总计288间装配式应急负压病房楼和一栋32间医护人员隔离用房及相关配套工程设计与建设,时间紧、任务重,东大人将如何完成这项使命?

  接令——时不我待,全面部署

  1月29日傍晚,接到市住建委紧急通知后,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曹伟立即赶赴现场接受南京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应急工程的设计任务。

  疫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公司立即进入一级响应状态,当晚即组建了一支由公司领导牵头,技术总工和业务骨干组成的经验丰富、战斗力强的设计团队。

  速度——兵贵神速,争分夺秒

南京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应急病区鸟瞰图

  1晚!方案

  1月29日晚上8点,设计团队迅速到位,连夜展开设计资料的收集,任务书的拟定,规划及建筑方案的讨论,并迅速形成方案草案。

  1月30日9:00,11人的设计团队在南京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A楼集中进行现场设计。项目场地高差大,限制条件多,应急工程的建设的同时又要兼顾未来二期扩建的整体性,难度很大。

  项目团队分工协作、扩建规划、应急病房方案、结构、机电设备方案,装配式厢式板房生产单位配合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经过一整天紧张而忙碌的工作,当晚完成480亩用地范围内的整体规划和288间2万平方米应急负压病房的建筑设计方案。

南京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应急病区总平面图

  1月31日14:30,在方案汇报会上,设计方案获得参会各方的充分肯定并一致通过,迅速转入施工图设计。

  3天!出图

  各专业人员协同配合,迅速开展涵盖建筑、结构、水、电、暖、智能、BIM、景观的施工图设计。20多人的设计团队从专业技术总工到设计人员通宵达旦,攻克场地竖向处理、院区雨污水收集消毒处理等问题。这些在平时看起来根本不是问题,但在应急工程中,因为需要短时间内设备采购到位,并且现场能确保按时建设完成,由此成为技术方案中的难点。

设计人员加班加点

  团队一天内完成主体建筑的施工图,至2月2日中午,各专业完善外部管线及相关专项设计,提交全套施工图设计成果并当天与施工单位完成现场设计交底。

  14天!坚守

  施工图完成后,更为繁琐的设计服务仍在持续进行,各专业分别组成驻场服务团队和后方设计团队。驻场设计团队针对施工现场不断出现的各种情况,第一时间调整和处理,后方设计团队则及时修改完善设计图纸,确保工程建设的快速推进。

驻场服务团队提供现场服务

  先期72间装配式负压病房将提前在2月12日建成投入使用,如有需要,后期总计288间负压病房也将在接到指令后3日内迅速完成

  专业——理念领先,南京模式

  南京公共卫生医疗中心应急工程设计在参考借鉴北京小汤山医院、武汉的火神山和雷神山应急医院建设经验同时,也形成鲜明的“南京模式”。

疫情肆虐,国家战役,与子同袍
面对困难
我们始终相信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
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我们必将全力以赴
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黄迪 王尧 通讯员/唐瑭 曹伟 沙晓冬 陶雪莲 唐子轩 林琨 编辑/梁瑄)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