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凌晨1点,接江苏省卫健委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通知,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连夜选派顾遵才、何耀、钱明月3名医生参加江苏援助湖北医疗队,他们将与全省各地选派的其他医护人员一起,于今天上午从南京乘机赶往湖北,按照统一部署安排进入工作岗位。三人之前积极志愿报名应征,接到通知后毫不犹豫就接受了命令。由于任务下达十分紧急,队员们几乎都来不及和亲人道别,亲人朋友也赶不及前来相送,但是平安的祝福与期盼伴随着手机电波一直没有间断,成为队员们心底的牵挂与精神的力量。医院领导、队员所在支部书记、科室负责人、职能部门负责人到现场送别,为队员鼓劲加油,嘱咐大家保重自己,早日凯旋。
医生只有一种困难,就怕打不退病魔
顾遵才,1983年,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中共党员,工作13年。他的妻子是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烧伤科护士,儿子5岁。
“接到通知并不突然,报名的时候就做好准备了,作为共产党员,义不容辞。”凌晨,党支部书记孙黎明和顾遵才通话时候,他非常镇定,“我各方面条件都符合,是最佳人选之一,早就准备好了。”
顾遵才赶紧收拾了一下,因为妻子白天还要上班,他也没让妻子送他,“不需要送,她今天还要上班,也不去远地方,没啥要送的!我就一个孩子,不用上学,有爷爷奶奶帮助照顾,我没有任何后顾之忧。”
对顾遵才来说,困难只有一个,就怕打不倒敌人!他向送行者比划了一个胜利的姿势,信心满满地登上了汽车,向大家告别。
孩子们还睡着,爸爸已经出发
何耀,1982年,血液内科,主治医师,中共党员,工作14年,妻子王青是本院急诊科护士,两个孩子,大儿子10岁,小女儿14个月。
“报名的时候也没多想,就一脑门子想给武汉增添力量,老百姓太不容易了。希望疫情早点过去,早点战胜。作为党员冲向前线是应该的。”记者跟何耀沟通时,他有些激动。
何耀挂念的是两个孩子,“非常时期,孩子们还是在家待着安全,也不要送了,再说孩子们都还在睡觉,不忍心吵醒他们。二宝14个月太小了,奶奶一个人照应不过来,就不要送了。老婆也不用送了!双职工天天上班经常见不到,正常的!呵呵呵呵呵呵!”乐观的何耀这么说,“辛苦老婆和老妈了,回来我一定多做家务补偿她们!”
希望湖北回来时 我爸还认识我
钱明月,1986年,神经内科主治医师,中共党员,工作9年,妻子是苏州银行职员,女儿正在上小学一年级。
接到通知时,钱明月已经在隔离病房工作7天了。“夜里1点接到通知,我已经在隔离病房上班,随身物品都是现成的,拎包即走!”
7天前到隔离病房工作,钱明月一直没有回家,为了保护家人,他让姐姐住到他家去,他独自住到了姐姐家。接到出征通知后,钱明月和妻子就在家里楼下匆匆见了一面。体贴妻子的他也拒绝了家人送行,“妻子上班挺辛苦的,父母年纪大身体不好,孩子还小。他们安全在家,我去武汉工作更安心,会时不时打电话、视频报平安的。”事实上,钱明月的父亲年纪大了,思维有点不清楚,而且认知障碍进展很快,经常就记不清事情了,要有人一直在身边照顾,防止走丢或者出现其他意外。“希望大家一起努力,早点战胜疫情!希望我回来的时候,我爸还认识我!”
勇士们,你们前赴后继救死扶伤,为战“疫”一线添砖加瓦、与病毒为战!请你们保护好自己,平平安安,期盼早日凯旋。
“武汉加油,中国加油!”2月9号,在东海县行政中心,即将出征驰援湖北参与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工作的五名医护人员告别家乡,手捧鲜花,齐声喊出响亮的口号,“疫情不结束,我们不返程。”
疫情防控,人人有责。应国家号召,东海县再次派遣五名拥有丰富经验的护理人员驰援湖北。“这是一件使命光荣的任务,不害怕,也不畏惧。”东海县人民医院放疗科主管护师许珊平缓地说,“没事,家里孩子都安排好了。”疫情发生以来,许珊和科室同事第一时间递交了请战书。2003年非典期间,许珊就曾主动请缨奔赴一线。“孩子他爸也是医生,我们深知这个时候,医务人员必须冲在最前面。他也很支持我去。”检查一下行囊,许珊微笑着说。
“放心,我们只是换了工作地方而已,会做好自我防护的。我们也定会平安回来的。”此次出征队伍中年龄最小的综合内科主管护师张利娟说,“这次,我们定会和昔日战友们,手拉手、肩并肩、心连心,齐力抗击疫情,救治更多患者。”
“你们是‘最美的逆行者’,不仅是东海的骄傲,也是东海的英雄。希望你们到达湖北后,发挥自我所长,不辱使命。”在简短的送别仪式现场,东海县委书记高美峰逐一为队员送上鲜花,“等你们回来,县委县政府给你们请功。”
(来源:江苏广电连云港中心站/吴斌 通讯员/孙利 张开虎 编辑/张泉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