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伤不下火线”,向太仓的抗疫战士们致敬!

2020年02月08日 16:29:17 | 来源:太仓日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在中国,每逢危难关头,总会有无数人挺身而出,直面险阻、迎难而上,为身后的人筑起避风港。

  在我们太仓,这样的人也多不胜数,请跟随小编一起来认识他们。

  肖燕青

  患病也不离岗

  沙溪镇岳王卫生院院长肖燕青大年初三犯了急性阑尾炎,面对疫情,他一边挂水、一边上班。经过连续5天输液和口服头孢,他的病情才基本好转。

  作为一家卫生院的“掌舵人”,也是一名党员,肖燕青这几天异常忙碌。尽管身体不适,但他咬牙坚持不下岗位,对内统筹好全院工作,对外协调好疫情防控物资使用等事宜。有时人手紧张,他还得拖着沉重的脚步外出开展工作。

  就在5日中午,塘桥村有村民报警称,有外来人员发生咳嗽等症状。肖燕青顾不上午休,立刻和派出所同志赶往塘桥村核实情况。处理完这件事后,下午他又去了一趟镇里的集中隔离观察点,察看隔离情况。

  类似让肖燕青抱病外出的事情还有一次。“一户武汉回来的家庭在居家隔离时,有小孩子出现拉肚子的症状,于是我上门了解情况,并带去治疗的药品。”他说,在这个特殊时期服务好隔离人员很重要,“我特别叮嘱这户家庭,只要有人身体出现问题,直接联系我就行。”

  马骁

  拄着拐杖也要“上阵”

  最近几天,浏河交警中队出现了一名拄着拐杖却依旧忙碌的民警。面对疫情,原本应该在家养伤的他坐不住了,冲到单位来帮忙。他叫马骁,一名85后党员民警。

  

  “今天伤口拆线了,我郑重向组织提出请求,加入抗击疫情的第一线!”2月1日,浏河交警中队收到一份请战书,请战的正是马骁。原来,在春节前几天,马骁做了个小手术,取出了之前放在右脚的钢板,随后一直在家养伤。

  这一周多以来,看到广大医护人员在一线不顾个人安危奋力救治病患,看到广大公安干警战友们奋战在防控前线,马骁内心充满了感动。马骁在请战书中坦言,本想趁着过年假期养伤少耽误点工作,又能在家陪陪刚出生不久的女儿,“但作为一名人民警察,一名共产党员,我内心更多的是焦急和惭愧,此时我应该和战友们一起站在防控一线。”

  当天,没等领导同意,马骁就来到浏河交警中队,帮忙整理案卷。因为包着纱布的右脚仍然是肿的,这几天他只能穿着拖鞋、拄着拐杖在中队处理案件。原本他的假期要到2月底,但他提早一个月就结束了休假,重返岗位。

  “这几天我们有40多个案件要全部办结,我已经跟领导汇报了,希望下周能上卡口。”马骁说,“作为党员,现在这种时候,我只想尽自己的一份力。”

  俞革 

  坚守一线,保障乘客安全

  “作为人员流动大的公共空间,公交的清洁消毒等防疫工作尤为重要。”52岁的老党员俞革说。早在2003年,作为一名公交司机的俞革就和同事们一起抗击过非典,积累了应对疫情的经验。

  自本次疫情发生以来,作为太仓公交三分公司港区班组的组长,俞革始终坚守在一线,全力做好驾驶员防护物资分配、班前会驾驶员体温测量、公交车辆消毒等各项工作。港区组点多面广,共有公交车47辆,驾驶员65名,车辆运营结束后停放场地有4处。连日来,清晨6时不到,就能在车站看到俞革忙碌的身影。每辆公交车,特别是乘客接触较多的扶手、座椅、拉手环等都是重点消毒部位,他要确保在首班公交发班之前完成车辆的消杀。等晚上车辆回场后,还要对重点车辆、人员密集车辆进行再一次消杀,一次就得干3个小时。

  “现在乘客虽然不多,但是就算只有一个,也要做好我的工作,确保车厢环境卫生,保障乘客的安全。”俞革说。他的同事告诉小编,老俞的妻子涉足餐饮和住宿业,名下资产很多,几次劝他“公交行业累而且赚不到钱,不如辞职回家做自己的产业”,但身为党员的俞革说:“我是公交人,我喜欢这个职业,尤其现在这个时候,作为一名党员,更要有担当。”

  抗疫一线的战士还有很多很多,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无私付出,才有了我们的平安,让我们向战士们致敬!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