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让俺小儿看看,爸爸不只是个收运垃圾的”

2020年02月08日 10:15:42 | 来源:中国环球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苗玉雷和潘凤斌是徐州市危废集中处置中心的员工。自从1月29日起,他们已经执行了数次高度危险感染性废物转运的任务,每转运一次至少要花两个多小时。

  2月4日工人颜凤斌和苗玉雷接到任务,将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东院)的50.5公斤的高度危险感染性废物,转运至集中处置中心焚烧车间。

  出发

  8点,厂区更衣室里。全身消毒,然后穿上防护服、戴上隔离帽、蹬上防护靴、戴好护目镜和防护面罩,最后再戴上防护手套……经过20多分钟的忙活,在同事帮助下,颜凤斌终于将全部装备穿戴停当。而此时,护目镜上已经满是水汽。 

  登车,发动,给油……晨会后,执行转运任务的医疗废物转运车苏C3C311,在颜凤斌的驾驶下缓缓驶出厂区。

  这条路已经跑熟了,颜凤斌显得很轻松,“我已经提前通知医院的接收人员。”隔着面罩,颜凤斌的声音有点模糊。

  到达

  不到30分钟,车辆到达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东院),车在医院的医疗废物暂存处停下。

  “先装普通的医疗废物,再装高危废物,这样就不走回头路了,而且高危废物还堆在转运车舱的最外侧,方便直接卸货,颜凤斌说。随后医院总务处的工作人员过来跟着车一起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感染者所在的原传染病病房楼开区开去。

  转运

  医院总务处工作人员介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感染者产生的生活垃圾及医疗垃圾,全部按高危废物处理,所以每天的数量都不少。在隔离区内,高危废物一经产出,就立即用两层黄色的医疗废物专用垃圾袋包装,然后封存在处置中心特供的专用纸盒里,然后再用一层黄色的专用垃圾袋包装,存储在一间专门的暂存间里。” 

  随后一名护工推着一辆黄色的储运小车,满载着当天的高危废物,从病区出来,颜凤斌和苗玉雷协同医院工作人员,对高危废物进行严格称重,“50.5公斤”,双方在转运单上都签上自己的名字。
  10点30分,医疗废物转运车驶离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东院)。

  焚烧

  11点,苏C3C311顺利回到了徐州市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

  据介绍,徐州市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也是整个徐州地区唯一一家,具有医疗废物处置资质的专业化处置企业。疫情开始后,处置中心就关闭了蒸煮车间,所有的医疗废物全部通过焚烧处理。

  进入厂区后,苏C3C311直接驶入了焚烧车间的隔离区。颜凤斌和苗玉雷跳下转运车,开始卸货。接着又是二次称重、签字,当高危废物完全进入焚烧炉后,颜凤斌和苗玉雷这个班的工作还没结束,他们又将苏C3C311开到消毒区去彻底消毒。

  据处置中心生产负责人介绍,高危废物在焚烧炉中,经过1100℃的高温焚烧,可以有效消灭废物中的病毒。“焚烧后,75%的物质可以气化,剩余25%的残留物,将作为生活废物转运到专门机构,进行填埋。”至于高危废物接触到的卸料区、斗提上料区等区域,都将进行消毒。

  一直沉默寡言的苗玉雷突然开口问记者:“ 你们这个采访啥时候登出来啊?我想让俺小儿看看,他爸爸不只是个收运垃圾的。

 

  (来源:中国环球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