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党员|急传科长张首富防控疫情,最多一天调查60多人

2020年02月07日 17:20:18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您好,我是疾控中心工作人员,请问您这几天去过哪里?和什么人有过接触?”2 月 6 日下午,张首富来到盐城市区某小区一户居家隔离的居民家中调查,可他话还没说完,居民就砰地关起了门,冷硬地将他晾在门外。

  张首富是盐城市亭湖区疾控中心急性传染病防治科副科长,从事急性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多年,参与过 “非典” “禽流感”  等一系列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虽然吃了闭门羹,但他并没有离开,而是站在居民家门口,耐心地宣传相关法律法规,苦口婆心地讲解居家隔离注意事项。半个多小时过去了,对方终于打开了门。

  “疫情报告可能牵涉个人隐私,很多人都不愿意主动配合。” 张首富说,这个工作没有捷径,只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通过耐心宣传和解释,大部分居民还是配合的。”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张首富每天要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10 多人,最高峰一天调查了 60 多人。这样高强度的工作,使他每天只能休息 3 个多小时。“哪里有疫情风险,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 ” 同事薛基伟介绍,1 月 27 日,他们科室接到协查函,称一位确诊患者在市区某酒店入住过,请求追踪密切接触者。

  “张科长用 5 天时间找到了 70 多位密切接触者,将所有人的活动轨迹等信息第一时间掌握在手,以最快速度处置。”薛基伟告诉记者,做流行病学调查非常危险, 每次去现场,张科长都冲在前面,把危险留给自己。

  从事疾控工作十多年的张首富,在大学里学的是临床医学,却来到了经常与各种病毒零距离打交道的疾控防制岗位。2003年,亭湖区疾控中心要开设结核病诊疗项目,张首富得知这个消息后,主动请缨,要求到结核病门诊工作。

  “结核病是个慢性传染病,治疗疗程长、起效慢,服药后药物副反应重,经常有病人对治疗失去信心导致复发。”亭湖区疾控中心慢性传染病防制科韩琳介绍说。

  为此,张首富把树立病人信心,坚持服药放在首要位置,从不放弃一个病人的治疗机会。为了追踪这些病人,他周末几乎没有休息,常常东奔西跑到病人家中访视。为了拉近与病人的距离,他有时只能冒着被传染的危险与病人近距离交谈。有人说张首富傻,可他却说:“治好病人是我最大的快乐!”这一干就是八年。

  2013年,亭湖区出现盐城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张首富和同事立即赶赴现场,深入病房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在与患者长达数小时的近距离调查中,拿到了对方潜伏期内活动的范围和接触过的人群,为H7N9防控指挥部提供第一手资料。结束后,他又赶到患者家中帮助消杀、追访密切接触者,通过近48小时连续奋战,21例密切接触者流调率、采样率都达到100%。

  2019年,亭湖区内某学校发生水痘传染疫情,7个班级20多名学生被传染,疫情随时可能暴发。张首富每天在学校指导防疫工作,监测学生身体健康状态,有无新增病例。他在学校一呆就是25天,直至疫情结束。

  张首富的妻子是盐城市中医院护士,也是一名准二胎妈妈,本月即将临产。“这个时候,哪个丈夫不想在待产妻子身边陪伴、照应?” 然而,作为党员 , 阻击疫情就是命令,居民安危就是责任,张首富在怀孕妻子与防疫工作之间,选择后者,一心扑在工作上。

  “现在待产的妻子和 10 岁的女儿有老人帮忙照应,让我多少放心一些。”张首富说,妻子也是医务工作者,对他的工作理解支持,这让他既欣慰又愧疚,“真希望疫情早点结束,让我有时间陪陪家人,迎接二娃出生,也好弥补一下他们。”

  (来源:江苏广电盐城中心站/沈春良   通讯员/谷子 编辑/俞思琼)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