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头、李典、头桥三镇地处扬州市广陵区沿江地带,是扬州城区主要的蔬菜供应基地之一,仅沙头镇每天就要向城区市场供应各类蔬菜50吨左右。疫情期间,这三个镇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同时,确保蔬菜供应充足,让市民买得安心,吃得放心。
沙头镇:蔬菜保供应 助战抗疫情
早上5:30,扬州市广陵区沙头镇人民滩村种植户苗波一家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忙碌,摘菜、清洗、运送,简简单单几个字,概括了他一天的劳动,然而,每一项做起来都不轻松。今年春节疫情来得很突然,苗波一家思前想后,决定留在扬州,为这个城市贡献一点力量。他们每天提供近1000斤绿色蔬菜送往超市和菜场。受到疫情影响,食堂饭店等经营场所停业,只有超市和菜场正常营业,再加上老家宿迁的菜农也不能像往年那样过来帮忙,他的经济损失确实不小。面对记者,苗波笑得很憨厚:“虽然对我们本地菜农确实有不小的损失,但是疫情当前,我是党员,应该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个人这点损失不算什么。我唯一的愿望就是疫情早点结束。”
据介绍,沙头基地在田蔬菜有3200亩,主要生产青菜、菠菜、苔菜、茼蒿、韭菜等本地时令蔬菜,每天可向扬州市场供应各类蔬菜50吨左右。
李典镇:精细检测农产品 构建安全防护墙
黄兴平是李典镇农监站检测员,她每天都要到蔬菜种植基地采集样品,采样—登记—检测—上传,一忙就是一个上午。她跑遍了全镇大大小小的种菜户,哪个组、哪条路、哪个棚子种的什么,全都刻在她脑海里。黄兴平熟识每一位菜农,了解他们的栽培方式,因此在蔬菜抽样中能做到了然于心。在残留检测中,一些药剂是对身体有一定伤害的,加上疫情期间,检测批次要比日常多4-5倍。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她还担任疫情“挂包”到村的工作。“我现在工作量很大,真的很累,但蔬菜农药残留检测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大事,我肯定会用己所长,尽己所能,为战‘疫’工作奉献力量。”黄兴平说。
在李典镇,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员、协管员有21人,他们实时给疫情防控指挥部提供详实可靠的数据,还要一家一户地打电话了解情况。与此同时,他们还跑遍全镇农贸市场、生鲜超市、蔬菜基地及农资商店,了解掌握进菜渠道、蔬菜储备、农药残留及农户换茬扩种等,虽然是假期加班,但他们没有一个人抱怨过。为保证市民群众吃到安全可靠的新鲜蔬菜,他们默默地坚守、付出。
头桥镇:“四个到位”打响农贸市场防疫阻击战
“先测体温,戴好口罩才能进。”上午8时,在头桥镇红桥农贸市场,4名城管工作人员拿着电子体温测量仪,一边为进入市场的居民测量体温,一边督促他们戴好口罩。为切实加强农贸市场及周边卫生环境综合管理力度,头桥镇建立了“一市场一专班”的工作机制,推动市场执行“日清理、日消毒、日巡查”。“疫情当前,严格做好市场食品安全管控工作是关键,所有进出人员必须佩戴口罩和体温检测,只有这样,老百姓才能买得安新。”农贸市场负责人王心犁告诉记者。
从农历初三起,头桥镇就主动出击,强化管理,从食品安全、防疫宣传、人员管控、秩序监管等方面全力做好“四个到位”。实行上午半日制开门模式,做到市场每日一清洗、每日一消毒,蔬菜、肉类、水产品等各类食品每日一抽查,确保无过期、变质食品,保障群众食品安全。当地封闭了头桥、红桥两个农贸市场非主要出入口18个,各保留2个出入口。在出入口设置测温点,安排专人为商家和进入市场人员测量体温。关闭市场内活禽宰杀区域,严查活禽交易、宰杀等行为,逐户上门引导除基本生活用品店铺以外的经营户暂停营业,引导流动摊贩进入已做好消毒工作的市场内,统一管理,确保市场经营有序,着力保障市民群众的健康与安全。
(来源:江苏广电扬州中心站/王泽坤 通讯员/扬广萱 编辑/俞思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