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朋友担心蔬菜生产受疫情影响?按照这个“指南”管理就对了

2020年02月04日 14:17:42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春季雨水多,气温回升起伏大,蔬菜进入生长盛期,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江苏省农技推广总站提醒各地生产上要抓好安全与防疫,及时关注天气变化,防范倒春寒、连阴天、大风、雨雪等灾害天气影响,重点做好保温、降湿、防病、补光等措施,推进产销对接,确保全省蔬菜均衡供应。

  受疫情影响,全省部分地区出现外来务工人员无法及时返程复工,另外餐饮等服务行业蔬菜需求量阶段性显著下滑,导致当前蔬菜销量不足,在田蔬菜无法及时收获,针对此类蔬菜要适当控肥控水,调 控蔬菜生长,延缓上市,减少损失。针对长期蔬菜生产,要科学肥水运筹、温光管理、植株调控等措施。具体意见如下:

  (一)苗期管理

  俗话说,“苗壮五成收”。壮苗是优质、高产、稳产的基础,建议推广应用工厂化集中育苗技术,选用优良适用品种和优质种子,加强育苗管理培育壮苗。

  合理光照。连阴天或雨天应晚揭早盖草帘、保温被等覆盖物,增加透光,防止高脚苗,有条件的地区可采取人工补光措施。连阴骤晴或雨后骤晴,则应间隔揭开外保温覆盖物,使秧苗逐步适应强光, 避免植株萎蔫。

  温湿度调控。出苗前要保持较高温湿度(一般耐低温蔬菜22℃左右,喜温蔬菜30℃左右)促进出苗。出苗后应控水降温,温湿度过高,易造成苗期徒长,形成高脚苗,苗床高温高湿易造成烤苗、沤根 、猝倒等苗期病害,应适时通风降温除湿。温湿度过低,易形成僵苗,应及时采取加温措施,夜间应覆盖草苫、保温被、开通电热线、热风炉等保温增温设施,使棚内温度保持在15-20℃。

  适时追肥 秧苗出现脱肥症状(茎细、叶小、色淡等),应及时追肥。追肥一般以秧苗出齐、子叶展平后,晴天上午10-12时为宜,选用复合肥(N:P:K=20:10:20)结合喷灌进行追肥,根据苗期和秧 苗种类确定施肥浓度和次数,苗小浓度低,苗大浓度适度增加,一般浓度是0.1%-0.3%。施肥后喷洒一遍清水,洗去附着在叶片上的肥料,防止烧叶,及时通风换气,防止有害气体逸出危害秧苗。在苗床温 度低、秧苗根系吸肥能力较弱时,不宜根部追肥,可用0.1%磷酸二氢钾或0.3%尿素溶液或0.2-0.3%过磷酸钙浸出液,进行叶面喷施。

  低温炼苗 定植前7-10 天左右,应加强通风降温,控制浇水追肥,逐步撤除覆盖物以进行低温炼苗,提高幼苗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二)设施蔬菜管理措施

  温光管理。春季气温起伏大,应根据天气及棚室温度变化做好低温防冻、高温通风和适时补光等。一是蔬菜定植前要提前扣膜暖地,提升棚室气温、地温,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加速土壤腐殖质的 分解;二是蔬菜生长适温一般在20-28℃。晴好天气,白天早上应尽早揭除草苫、防寒被等覆盖物,增加光照,提高棚室温度,当温度超过30℃时,应及时通风降温。下午则要及时闭棚和覆盖防寒物,保持 棚室夜温在12℃以上;三是春季正值蔬菜生长盛期,应确保蔬菜光合作用所需光照强度及时长,根据天气变化和蔬菜生长需求,尤其是遭遇雾霾或连阴天,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适时适当人工增补光。

  肥水管理。随着气温的回升,快速生长的蔬菜需要充足的肥水,特别是进入结果期的瓜类和茄果类蔬菜,要薄肥勤施,追肥量要根据作物及长势来定。水分管理应遵循“适量适时、宁少勿多”的原则 。土壤以湿润微干为宜,苗期蔬菜要求土壤不干不浇,湿度过大不但会引发病害的发生,还会导致徒长。灌溉宜晴天上午气温回升时,采取膜下暗灌或滴灌的方式进行,利于降低室内湿度,切忌大水漫灌。

  植株调控。在蔬菜生长过程中,采取整枝打杈、支架绑蔓、摘叶束叶、疏花疏果、压蔓等措施进行植株调整,可定向地改变植株形态,有利于通风透光,防止植株徒长,促进食用器官的形成。番茄、 黄瓜、辣椒等果菜类蔬菜要及时绑蔓、整枝打杈、去掉老叶病叶及多余侧枝,及时疏除小果、畸形果。花椰菜等生长后期可采取折叶措施,以保持植株间通风良好,保证花球颜色。

  病虫防治。春季病虫害多发和易发,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在蔬菜定植前,采取物理、化学及生物综合防治措施进行棚室杀虫消毒处理,如高温闷棚、喷施生物或化学农药等。 防病先降湿,在蔬菜生长过程中,高温高湿是引发病虫害的重要因素,应注意控制棚室温度、湿度,根据天气和棚室环境变化,及时采取通风降温除湿等技术措施,预防病害发生。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 老叶、病叶、病株,预防病害蔓延。要加强对蔬菜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在发病初期及时进行药物防治,注意灰霉病、叶霉病等真菌性病害及烟粉虱、蚜虫等虫害防控。

  (三)露地蔬菜管理措施

  春季露地蔬菜包括露地越冬蔬菜及春季露地直播或定植蔬菜。

  一是要促越冬蔬菜早返青。露地越冬蔬菜管理上要注意及时中耕划锄,提前保墒,促进根系生长。生长中后期及早清除杂草,防止杂草与蔬菜争夺养分。同时,还要根据天气状况,于2月下旬至3月 上旬适时进行追肥、浇水、提苗发棵,促其早返青、早上市。

  二是要适期定植、播种蔬菜。露地蔬菜定植期一般比拱棚晚10-20天,古语云: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今年清明在4月4日,多数蔬菜可选择在3月下旬-4月上中旬定植,耐寒性较强的速生蔬菜,如小 白菜,可在3月中下旬进行大田直播。定植一般选在晴天上午进行。

  三是肥水管理要“前轻后重”。定植前要整好地,施足基肥,栽苗后要及时浇水,促进缓苗,缓苗后实行蹲苗,促进根系发育。为防止幼苗徒长,前期应适当控制肥水,待茄果类、瓜类蔬菜第一果(瓜)坐住,叶菜类蔬菜的茎叶或产品开始迅速生长或膨大时,再适当增加肥水。

  四是加强病虫害防治。今年因前期暖冬导致田间虫口基数较高,在田蔬菜生产要及时关注病虫基数变化及发生趋势,采取必要防治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初春天气多变,省农技推广总站提醒各地要在灾害性天气到来之前加强信息发布、修缮设施设备、做好棚室保温等工作。而对于受疫情防控交通管制影响可能导致的种苗、农膜、农药、肥料、农机等农用物资设施及用工难以及时到位的情况,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加强各方协调配合、想方设法帮助农户、新型经营主体组织好生产物资供应,解决用工难问题,与交通部门、乡镇、村协调好“绿色通道”,确保全省蔬菜生产正常有序进行,防止出现滞销、菜贱伤农现象。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郝朦 编辑/玉洁)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