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党员丨党员大学生在防控一线的特殊社会实践课

2020年02月03日 16:20:07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您好!请问您要到哪里去?如果下车还请您戴上口罩!”今天上午9点多,兴化市安丰镇双建村野邹自然村村口的防控疫情值班卡口,一位文质彬彬、戴着“值班员”字样红袖章的年轻人拦住了一辆挂着外地牌照的私家车。得知车主准备前往大邹集镇时,年轻人告诉他,疫情防控特殊时期,前方的一座桥梁暂不通行,可以从另外一条路过去。“好的,谢谢你!我知道该怎么走了!”“谢谢您的理解与配合!一路顺风!”年轻人劝人时和颜悦色,被劝者同样是笑脸相应,在不失礼貌与温情的对话中,这辆准备进村的车辆被劝返了。

  这几天,在野邹自然村防控疫情值守卡口,像这样的场景、这样的对话,一天不知要重复多少次。

  文质彬彬的年轻人名叫邹致远,24岁,是重庆大学汽车工程学院车辆工程专业在读研究生。这些天,他早村庄卡口当起了义务值班员。

  寒假期间,邹致远原本想利用假期走走亲戚、会会同学,过一个轻轻松松的春节。让人没想到是,疫情突然而至。“疫情面前没有旁观者。特殊时刻,村里的老党员都踊跃报名参与防疫工作,作为一名‘95’后党员,我身体素质比他们好,更要站出来,在防疫一线上好这堂特殊的社会实践课。”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这位党龄不到两年的年轻党员他主动请缨,要求到村口去值班。每天,他的值班时间为每天上午8时至下午5点30半,中午有半个小时的换班吃饭时间。

  在读研究生与村头卡口值班员的双重角色之间,邹致远有着自己的长处,同时也存在“短板”。他的长处是:车辆牌照一看就知道是哪里人,并有针对性地采取对应措施;因为讲的是普通话,在与外地车主交流时没有语言障碍,情况调查登记等工作做起来有条不紊;因为语言表达能力方面的优势,他能把疫情防护知识和要点讲清楚,提醒事项说到位,大家一听就懂。“短板”就是:因为长时间在外上学,村里人员情况不太熟悉,一些本村村民甚至还不认识。村干部让他和熟悉村情的老党员邹建中做搭档,两人一同值班、相互取长补短。

  在卡口值班,风吹日晒不说,面对不同的对象要笑脸相迎、好言相劝,一天下来,邹致远感到腰酸腿疼、口干舌燥。“老党员们吃得消,我也一定能顶得住。”在与大家并肩战斗的过程中,邹致远觉得,面对巨大的工作压力,村里党员干部认真负责、吃苦耐劳、务实重行的作风值得自己学习。

  “作为一名年轻大学生,我会争做一名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候站的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的合格党员。”在邹致远看来,大学里的社会实践活动多侧重于学业方面,注重同学和集体之间的协作;村口的社会实践课注重个人综合能力的展示,这堂课更接地气,同时也更有意义和价值,更能体现一个人的责任、担当与使命意识。邹致远表示,只要一天不返校,这堂特殊的社会实践课就要好好地上下去。

  (来源:江苏广电泰州中心站/邹文杰 沈骁 通讯员/李祝海 陈 超 编辑/俞思琼)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