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晚上6:00到第二天清晨6:00的这12小时,是属于“夜经济”的12小时。如今,夜间经济已成为许多城市竞相追逐的新蓝海。2020年新春之际,我苏网联合江苏广电总台十三市中心站推出《我苏新春夜经济观察》特别策划,通过春节前夕的深入走访、调研,带网友感知江苏各地推动“夜经济”生态圈成型的探索实践,呈现江苏夜幕下生机勃勃的另一面。
“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这是唐朝诗人王建描绘的扬州夜市曾经的繁华。现如今,古运河水上夜游、瘦西湖梦幻之旅水上游、1757美食街坊、第四届国际艺术灯光节……夜色中,烟火气与文化味萦绕,扬州不断地释放出新的魅力。
传统与现代并存,扬州“夜经济”究竟如何设置新的“打开方式”?
待客“拼船”,“夜经济”书写中……
2020年1月17日19:00。
一艘双层豪华画舫缓缓驶离江苏扬州便益门广场码头。尽管游船上只有7名来自省内外3个地区的游客,但当晚夜游古运河正常开船。
来自郑州的小刘说,没想到只有几名游客,也能登船夜游扬州,感谢船家的“诚信”。10分钟后,他把“古运河上的心情”分享到自己的“朋友圈”——今晚,“拼船”的感觉“真爽”,扬州人“大气”。
江苏瘦西湖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副部长范鹏飞介绍,古运河水上游览线现有各类船只14艘,其中双层豪华画舫2艘、大画舫4艘、小画舫1艘、游览艇2艘,可同时接待游客1000余人。起始站点为便益门广场码头至南门遗址广场码头,每天下午14:00-21:00整点发船、双向对开,游程约6.6公里,单程游览时间约30分钟,单程船票60元/位,往返船票80元/位。
古运河游客量,晚上远大于白天。旺季特别是节假日,在码头等着上船的游客排队十数米长是常事儿,晚上,游客太多,还要增加若干班次。
古运河扬州段是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中最古老的一段。现在扬州境内的运河与2000多年前的古邗沟路线大部分吻合,与隋炀帝开凿的运河则完全契合,从瓜州至宝应全长125公里。其中,古运河扬州城区段从瓜州至湾头全长约30公里,构成著名的“扬州三湾”。这一段运河可谓历史遗迹星列,人文景观众多。
“夜文化”三部曲集聚扬州“经济元素”
伴随着消费升级,瘦西湖景区除了让游人流连忘返的日间胜景,2019年起,作为扬州“夜经济”代表,这里正以全新方式打开:坐一趟游船、看一场演出、逛一个街区,还有街角那透着暖意的夜市美食,妥帖照料着游人的心和胃。夜游、夜市、夜演“夜文化”三部曲次第上演之后,“瘦西湖之夜”精品夜游线路已经成形,月光下的扬州平添了几分韵味。
夜色中,瘦西湖畔的1757美食街坊,处处都让人感受到“中国风”;仿古的建筑、红红的灯笼,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来这里,品尝美食、欣赏美景,还能品鉴扬州传统文化,这种体验绝对超值。”来自南京的游客张瑞说。
美景,亭角飞檐,砖石帘幔,连廊回转,静谧的夜色与灵动的湖水相得益彰。同时,美食街坊里可以听扬州评话,可以看乐队演出,古风今韵,总有一款适合你!
统计数据显示,仅2019年7月25日到2019年10月初短短两个多月,瘦西湖美食夜市定期推出不同的优惠活动,带来营业总收入超过百万元,已经成为扬州特色“深夜食堂”。
1757美食街坊夜市只是今年瘦西湖景区打造夜游、夜市、夜演“夜文化”三部曲的一个侧面。与美食夜市同样“火”的,是瘦西湖景区的“老项目”——“梦幻之夜”夜游。每年七月至国庆的周末,瘦西湖景区都会推出这条经典水上夜游游览线,从东堤码头至二十四桥,两岸灯光迷人,沿途安排了箫、陶笛、清曲弹唱、木偶等文艺表演,让游客沉浸在“桨声灯影一湖瘦,月下花林教吹箫”的体验中。瘦西湖景区管理处主任金川介绍,2019年“梦幻之夜”夜游的游客量较往年有大幅提升,日均发船20批次,游客总量已突破5000人次。
“夜经济”自然离不开夜演。瘦西湖景区精益求精,不断打磨与提升《春江花月夜唯美扬州》整场演出的品质与效果,从故事情境、灯光效果及舞美演绎等方面追求极致,同时加大线上线下合作力度,拓宽营销思路,与旅游团队、商家酒店深度合作。2019年夏季首次开启一晚双演模式,几乎场场爆满,吸引观众近6万人次。
瘦西湖景区的“夜文化”三部曲成就了一条聚集“最扬州”元素的精品夜游线路,曲高更和众。“通过夜游和实景演出、美食夜市相结合,推出满足游客不同需求的旅游产品,从根本上转变以往白天游瘦西湖的单一模式,延长游客游览时间,衍生出‘夜经济’效益。” 金川说。
多住一晚:“夜经济”的重要抓手
怎样留客人多住一晚,一直是扬州旅游业考虑的重点,而瘦西湖夜游项目的丰富,成为吸引游客逗留的最有力抓手。扬州市文旅局工作人员介绍,随着夜游、夜娱、夜购等夜间文化旅游休闲项目日渐丰富,游客脚步明显慢了下来,停留时间长了起来。
“夜经济”已成为扬州旅游吸引游客的一个重要抓手。然而,处于发展期的“夜经济”也有很多“成长的烦恼”,比如,互动性参与性不高、品牌影响力尚待提升、配套设施须更完善……怎样让“夜扬州”愈夜愈美丽?
“‘夜经济’早已不是狭义的购物吃饭,而是已经成为涵盖‘食、游、购、娱、体、演’的经济生态。”金川认为,扬州夜游产品,要以游为主线,将吃、游、赏、乐等活动串起来,与扬州地方文化相结合,形成扬州特色夜市文化,延长“夜扬州”的产业链。
不少市民和游客接受采访时表示,对于消费者来说,吸引大家夜晚出门的,不仅仅是一顿饭,如果能将深夜商场、夜晚演出、夜场博物馆等业态集结成片,会有更多人愿意夜晚出门消遣。
打开方式:“夜经济”持续增长的落点
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扬州夏日的过夜游客达173万人次,同比增长20.8%。2018年则达到196万人次,同比增长了13.6%,2019年6-8月,扬州市共接待国内外过夜游客227.3万人次,同比增长15.4%。其中,国内过夜游客226万人次,同比增长15.3%;入境过夜游客1.25万人次,同比增长35.3%。
如何将散落在城市各个角落的“夜经济”元素由点连线再汇成面?旅游业内人士表示,应整合瘦西湖、古城、古运河等一切现有夜游资源,组织雅俗共赏的休闲娱乐节目,结合节庆推出踩街等游客参与性强的夜游活动,构建多条夜游精品线路,不断推陈出新。
“总体上说,扬州夜经济缺乏整体规划,缺乏政策支持,缺乏氛围营造,缺乏配套举措,夜经济发展点少,特色不鲜明,还没有形成气候,更没有形成规模。” 扬州市委讲师团副团长丁新伯说。
在丁新伯看来,扬州有条件有基础打造夜经济,有丰富的文化、旅游、饮食、商业等资源,有深厚的夜消费的习惯,作为文化旅游城市,如何入手夜经济,如何出台政策扶持,如何打造特色,如何吸引市民和游客消费夜生活,需要政府部门认真吸收外地经验,取长补短,认真规划,综合施策,打造出有扬州特色、有扬州味道的“夜经济”品牌。
丁新伯认为,现代人特别是年轻人越来越认识到,夜经济更反映着城市的繁荣程度、文化积淀与心理追求。夜经济产生的基础是经济快速发展、生活水平提高,而本质上是生活方式的变化。夜经济,不仅需要吃喝的酒吧、夜店,不仅需要购物的商店、商业综合体,还需要娱乐、健身、教育,需要更多的文化场馆能够提供夜间服务,使人们在夜间也能去博物馆、美术馆看展览,去图书馆借书、看书,去参加一些文化体育活动,体验文化,感悟生活。
夜经济离不开夜文化。点亮城市的灯光,就是点亮夜经济。让城市夜空更亮丽,夜经济更亮眼。
(来源:江苏广电扬州中心站/王泽坤 通讯员/强大伟 邵帅 编辑/沈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