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晚上6:00到第二天清晨6:00的这12小时,是属于“夜经济”的12小时。如今,夜间经济已成为许多城市竞相追逐的新蓝海。2020年新春之际,我苏网联合江苏广电总台十三市中心站推出《我苏新春夜经济观察》特别策划,通过春节前夕的深入走访、调研,带网友感知江苏各地推动“夜经济”生态圈成型的探索实践,呈现江苏夜幕下生机勃勃的另一面。
一枚硬币有它的正反面,城市亦然,对于大部分上班族来说,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属于自己可支配的时间正式开启。或许,这时,才是了解一座城市的开始。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全国上下都在大力发展夜间经济的形势下,宿迁夜间经济现状如何?新春临近,记者进行了一系列走访和调查。
近几年,宝龙、金鹰、苏宁、万达在宿迁相继开业,而这几家商场间隔不超过3公里,古黄河和京杭大运河两岸以及中间区域,成为了宿迁市区最发达的商业区。
▲记者利用百度地图画出的这个梯形当中,包含了楚街、大润发超市、金鹰、水韵城、宝龙广场、苏宁广场、中央商场、万达广场。▲
尤其是水韵城——楚街——宝龙——金鹰这一带,可以说是宿迁夜经济最活跃地带,充分满足消费者“逛吃买”的诉求。
本地白领李超齐,在某互联网企业设在宿迁的分部就职,经常要接待总部派来的同事,或者来自上海杭州的客户。“前几年,基本上啥都不用想,直接拉到楚街吃饭,然后就在楚街逛逛。”近些年,随着宝龙、金鹰等商业体的迅速发展,他感觉楚街的性价比不那么高了。
▲楚街,是宿迁建市以来最早开发的商业街区。▲
楚街是宿迁最早的商业街,建筑风格有着鲜明的楚文化特征。但对于消费场所来说,仅靠外在形象,终究只能赢在一时,要想长久吸引客流,还得练好内功。 “一家招牌看上去挺大气的饭店,旁边紧挨着的可能就是一家羊肉汤,接着又是一家服装店,然后又是一个牛肉面,还有摆上路面的小摊位,有些凌乱,‘挺掉价’” ,面对楚街的现状,李超齐的心情略显复杂。
▲楚街的夜市摊位,有一些摊位直接摆上了路面。▲
离开楚街、宝龙广场,经过中央商场,记者来到了宿迁人口中的“河东”,万达广场坐落在此。在这里,记者遇到了穿着时尚的90后女孩王颖。她曾经在深圳工作过3年,由于是家中独生女,最终在父母一再要求下辞职回了宿迁。在她印象中,这些年下来,宿迁购物场所多了不少,可针对年轻人的品牌和款式还是太少了些,可选择余地不大。“今天主要是陪我闺蜜出来逛逛,下午四点就来了,到现在就买了一顶毛线帽。”王颖说。
“还不如网购代购了。晚上出来逛街,大概率是饭吃了,电影也看了,衣服一件都没买。不过,我妈妈她们还是比较喜欢逛商场。”王颖闺蜜补充道。
晚上9点半,万达北侧某小区沿街的一排门面房,大多已经熄灯打烊,但一家母婴用品店却依然灯火通明。店主告诉记者,她家店里一直是夜间生意比白天好。店铺周边住宅小区密集,从下午三四点幼儿园放学开始,直到晚上十点多,都会有很多年轻家长来为孩子买东西。
临近晚上10点,商场快打烊了,沿街一家开业不久的网红面包店门前依旧排着队。排队的以年轻人居多,他们三三两两,谈论着开心的事情。一对情侣拿出相机,和店铺门头合影。气温接近冰点,却无法阻止他们露出脚踝的装扮。
▲零点之后的宝龙后街,人群虽熙熙攘攘,但依旧生意不错。▲
差不多同一时间,吃完火锅、泡过清吧,李超齐从楚街把客人送回酒店,自己叫了一辆快车,扎进了茫茫夜色中;王颖把闺蜜送回家后,开车来到一家KTV门口,她坐在车里补了妆,几个高中同学正在等着她……对这些年轻人来说,夜晚才刚刚开始。
事实上,随着近年来宿迁在夜间经济和夜间旅游项目的发展,城市周边也出现了一些商业集群。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骆马湖边,就坐落着不少以土菜湖鲜为主打的饭店集群,一个周末的晚上,记者走访了骆马湖南侧的一个饭店集群。
▲这个集群一共有7家饭店,装修风格迥异。▲
老板邱辰炳经营着其中一家土菜馆,也许是冬天天气寒冷的原因,楼上下一共12个包间,仅仅只来了两桌客人。邱老板告诉记者,前几年,政府开发骆马湖周边的旅游经济,他和堂哥合伙开了这个饭店。刚开业那大半年,生意一直挺红火。可后来,随着那一阵风过去之后,店里就冷清了下来。
邱老板告诉记者,离这边最近的公交站在大约三公里以外,在“麻雀也能喝三两”的宿迁,晚上只要上了桌,怎能不喝酒?打车太贵,代驾也贵……邱老板说话间,记者打开了手机上的地图软件,周边没有超市,没有影院,配套设施不到位,确实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邱老板的经营窘境。
宿迁餐饮行业协会会长宋苏北,曾针对餐饮行业夜间发展状况多次去福建、广东、海南等地考察。他认为,餐饮行业在南方能成为夜间经济的核心力量,一方面跟常年夜间气温不会太低有关,但同时也跟饮食风格有很大关系。“宿迁人基本上还是选择去饭店订包间吃饭,这种喜欢吃团餐,喝白酒的餐饮习惯,或多或少限制了夜间餐饮经济的发展。”在他看来,随着80后、90后成为主力消费群体,餐饮行业要在夜间有所作为,服务样态要更加多元化,场景细节也要进一步提升。
当然,对邱老板这样的经营者来说,利好消息也在不断出现。近年来,宿迁加大了骆马湖沿岸的旅游开发力度,星级酒店纷纷入驻,每年都会有一些大型文旅项目、体育赛事在骆马湖边开展。相信随着配套设施愈发完善,骆马湖周边的夜间经济能量会愈发彰显。
22点刚过,记者来到洪泽湖东路的宿迁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在京东全国客服呼叫中心上晚班的近千名员工刚刚下班,原本已经空旷的大街上顿时喧嚣起来,附近的美食街一下子人声鼎沸,生意兴隆。
京东全国客服呼叫中心拥有10000多名客服人员,晚班是人数最多的一个班次。这里的人资行政主管李颖告诉记者,这些员工中,很多都是从外地回老家工作的。“工资比大城市差不了多少,房价只是大城市的几分之一吧,幸福指数还是很高的。”
▲正在工作中的京东夜班客服人员▲
除了京东客服之外,在宿迁最西端,凌晨12点半,耿车镇的一家多肉种植基地里,正在进行着日常的淘宝直播。这场直播由一个三人小组构成,一个女孩拿着手机开直播,一个坐在电脑前和买家聊天,管理订单,还有一个负责整理货物。“每天销售额一万元左右,晚间7点到凌晨1点成交量最大,基本上是白天的两倍。”店主邱雨告诉记者。
(来源:江苏广电宿迁中心站 徐徐 编辑/沈源)